- 史天卫,吴薛忠,韩志华,黄兵,陈根娣,李广云,张秀平,忻志铭,周伟澄
作者通过10997只鸡的田间试验证明,在饲料里含有125ppm的尼卡巴嗪与可爱丹、球虫宁、痢特灵、盐霉素进行比较。存活率尼卡巴嗪比对照组增加1.19%,相对增重,尼比对照组每只鸡增加达100克左右,饲料利用率,试验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明显。饲料里尼卡巴嗪,以含量分别为125ppm,250ppm,625ppm,1250ppm,任鸡自由采食60天,临床上未发现各组鸡有中毒症状。各组鸡只进行组织切片观察,未发现肌胃、肝、肠、肾有任何明显的中毒性病变。1250ppm组有肠绒毛断裂,管腔内有浆液性渗出物,集合管上皮也见脱落。
1987年05期 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1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朱蓓蕾
<正> 1986年10月27—31日于美国华盛顿召开了兽药在食品中残留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与会的代表或观察员来自34个国家和10个国际组织。中华人民共和国也派遗了一个代表团,我作为代表团的成员之一参加了会议。美国农业部食品安全与检验部门(Food Safety and Inspection Service)副主任Lester M.Crawford博士任本次会议主席。
1987年05期 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卢正兴
,刘宏祥
本试验用硫酸钡粉对7只羊做雾化吹入支气管造影。造影在羊站立未麻醉下进行,5—15克钡粉通过压缩氧断续正压雾化后沿气管导管进入气道。喷雾与吸气同步,雾化压力为1kg/cm~2。造影结果在胸正位和侧位X线片上显出了气管、支气管、段支气管和段下支气管轮廓清晰的造影像,影像质量能满足诊断的要求。硫酸钡从气道内的平均清除时间为36小时,造影时及造影后未见到明显的临床反应,造影后不同时间解剖未发现有大体及组织学的病理变化。试验认为硫酸钡粉雾化吹入支气管造影影像质量好,方法简单安全,尤其适合于兽医临床,可过渡到大动物上作进一步的研究应用。
1987年05期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9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赵德明,王树信
<正> 鸡新城疫野毒感染的主要途径是呼吸道,要使呼吸系统建立特异性免疫力,呼吸道必须直接或间接地接触抗原。呼吸系统产生的特异性抵抗力,对预防新城疫野毒感染具有重要的作用。关于滴鼻免疫后气管粘液
1987年05期 8-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5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锡祯,靳诚,陈怀涛,白吉荣
<正> 随着养鸡业的集约化发展,在一些防疫卫生条件差的养鸡场,家禽结核病有不断增多的趋势。由于猪鸡混合,禽型结核菌引起猪的结核病亦有所增加,因而严重影响肉品卫生质量和人民的健康。国内外关于猪的禽型结核病均有不少报道,但关于禽型菌引起猪的结核病的病理发生过程还不甚了解,本研究旨在丰富这方面的内容。
1987年05期 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0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甘孟侯
,郭玉璞
,赵智博
<正> 在我们已发表的研究报告中明确指出,孵化全过程的清洁卫生,对防制鸡传染病的发生是十分重要的,特别是孵化的出雏器是鸡葡萄球菌繁衍的大本营,可使出壳雏鸡受到严重污染,致使运往各生产鸡场成为该病的传染源。为了消除或减轻孵化厅(室)的危害及其程度,对孵化厅(室)的消毒效果,作了一些试验观察。
1987年05期 14-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2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郑厚旌,魏福祺,王川庆,陈爱云,常亚新,彭建荣,张居故
<正> 目前,对仔鸡新城疫通常采用Ⅱ系苗一免滴鼻,Ⅰ系苗二免肌注免疫接种的方法。这种逐只抓鸡个体免疫接种法费时、费工和费物,且因抓鸡对肉鸡产生干扰;另外,在一些交通不便的边远地区取得弱毒疫苗发生困难的情况下,如何使肉用雏鸡获得对本
1987年05期 17-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9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冯应阳,陆竞德,李修平
<正> 我们在血清学的基础上试用荧光抗体,诊断病原是白假丝酵母的牛烂脚病早期病例及患部渗出液抹片有较高的特异性。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987年05期 20-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徐汉祥
<正> 兔鼻炎是兔病中较常见的疾病,引起鼻炎的病原体比较复杂,据Spanoghe等(1978)的调查32个有呼吸道疾病的兔场,感染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与多杀性巴氏杆菌的有19个兔场,有呼吸道炎症的家兔占31.3%,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的检出率为
1987年05期 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0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肖定汉
<正>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内科研究会第二届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于1987年3月16—19日在四川荣昌召开。代表来自全国各地共102人。会议收到学术文章244篇,大会交流30余篇。会议始终贯彻百家争鸣的方针,各抒已见,学术气氛浓厚。具体表现如下特点:(1)能利用近代先进仪器进行研究;(2)能密切联系生产实际,解决生产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实用性强,经济效益高;(3)
1987年05期 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苏德辉
<正> 为贯彻全国中兽医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继承和发扬祖国兽医学遗产,加强中兽医工作的领导,省农林厅于1987年3月26—28日在徐州召开了江苏省中兽医工作会议。会议认真总结了我省贯彻落实周恩来总理亲自签发的“国务院关于加强民间兽医工作的指示”以来,在收集、整理民间兽医验方,培养中兽医人才,开展中兽医科研活动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同时明确了今
1987年05期 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涂世玺,余大勇,汪燕,吴佩琳,武玉
<正> 1983年7月以来,我们在信阳冷冻厂、信阳车站烧鸡车间、淮滨、息县等地进行了空肠弯曲菌等多种肠道致病菌在家禽中的分布情况调查。从436只家禽中分离出空肠弯曲菌90株,其中马尿酸盐水解阳性81株,阴性9株;痢疾杆菌19株;沙门氏菌(A—F)9株。
1987年05期 25-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3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林海虎
浙江省龙游县农业局举办兽医法制学习班的做法很好,值得推广。如果各地业务、行政部门都能这样认真地抓,对贯彻国务院颁布的《家畜家禽防疫条例》和《食品卫生法》将会起到很大的作用。对于保障人们健康,促进畜牧业发展,兽医检疫是不可忽视的环节。
1987年05期 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 北京农业大学兽医学院研制的BS—1型自动控温消煮炉1987年4月23日在北京通过鉴定。这种新型的消煮炉是对食品、饲料、土壤、粪尿等样品进行分析前处理的必备设备,该消煮炉吸取了国内外同类产品的优点,并从实际出发做了多种改进,采用了先进的节能技术和电子器件。具有节能、节水、炉孔温度均匀、控温器工作可靠、被消化的样品平行
1987年05期 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凤洁
<正> 七十年代后期,美国Pfizer医药公司试制成一种甲噻酚嘧啶持续释放药丸,商品名为“Paratect Bolus”下文中称PB。有人把此誉为“驱虫方法的革命”,驱虫药进展中“最伟大成就”。1978—1981年Pfizer公司组织了欧洲11个国家,在放牧牛群中进行了既各自独立而又出于同一设计标准的56个大的田间试验,来全面评价PB的效能和经济效益,这可谓近年来驱虫药国际协作的美话。
1987年05期 28-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6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王吉星,郑继旺
<正> 麻保静(Mabaojing)化学名盐酸二甲苯胺噻嗪(Xylazine Hydrochloride),即世界广泛应用的动物保定、麻醉药隆朋(Rompun)。它具有中枢性镇静、镇痛和肌肉松弛作用,既可做为镇静、镇痛和基础麻醉剂单独应用,又可和静脉麻醉药、强效镇痛药复合应用,如与新保灵、氯胺酮复合,几乎可用于各种家畜、家禽和食草、食肉类野生动物的保定和麻醉。
1987年05期 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葛国君,张如宽
<正> 马立克氏病(MD)是鸡的一种常见肿瘤性疾病。除了鸡、火鸡为MD的自然宿主外,国外报道的尚有雉、孔雀、天鹅、鹦鹉等。国内尚未见到关于观赏鸟类感染MD的报道,我们用琼脂扩散沉淀试验,对某市人民公园动物园的观赏鸟类作了MD检查,情况如下。
1987年05期 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吴玉贵,赵连元,李薇乔,周政歧,王永纯,贾福和,姚德茂
<正> 乳房炎是危害奶牛业发展的严重疾病之一。其中,多数为隐性非临床型乳房炎。据营口地区抽样调查,两批隐性乳房炎的检出
1987年05期 3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楼盛涛,吴明夏,刘文凡
<正> 出生时仔猪贮铁约45—50毫克,在三周龄内仔猪每天需铁6—8毫克,而母猪乳内每天大约仪可供给1毫克,这样仔猪出生时贮存的铁在七天左右即告耗尽。因此,三周龄内仔猪最易患缺铁性贫血症,不补铁4—5
1987年05期 3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孙武
<正> 作者将盐酸左旋咪唑用蒸馏水配制成0.5%—1%的溶液,滴入眼结膜囊内治疗牛、羊吸吮线虫病。牛每次每眼3—5滴,羊2—3滴,早晚各一次,滴1—3次。经治疗牛、羊共133例,证明安全有效,亦无不良反应,不仅可杀死结膜囊内的虫体,且可杀
1987年05期 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戴洪奎
<正> 马、驴妊娠毒血症对养马、骡危害甚重。治疗不及时,往往会造成母子双亡。我们在治疗本病过程中,试用辅酶A治疗马怀骡妊娠毒血症一例,获得满意效果。
1987年05期 3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际强
<正> 马骡的胃状膨大部便秘和盲肠便秘在临床上比较多见。近年我们应用中药攻消法治疗该病46例,并做了疗效观察,报告如下。
1987年05期 34-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正胜
<正> 家畜原油(石油)灼伤病,在兽医临床上少见。近年来我场马牛、驴、骡、猪、羊等沾污原油1000例之多,致成灼伤的占50%左右,仅1975及1984两年中有790匹马骡沾污原油,经治疗全部治愈。
1987年05期 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庄贤珍
<正> 我场一头4岁黑白花奶牛,头胎,临产时,一直努责不安,但子宫颈开张不全,仅能伸入一个拳头。连续两天肌肉注射已烯雌酚注射液20毫升(40毫升)两次,仍无效果。后改用颠茄酊涂布子宫颈外口及其周围区域,约15分钟后,子宫颈口逐渐开张,疗效显著。藉助牵引,顺利拉出一头35公斤重的死胎。
1987年05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怀友,王森
<正> 产后5—20天的哺乳母免常发生乳房炎,病情较重而又治疗不当可引起死亡。笔者应用蜂蜜糊剂治疗长毛兔乳房炎,获得了满意的效果,介绍如下。
1987年05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丁自柏,万国顺
<正> 保山市汉庄区汉营乡饲养母狼狗一只,九岁,体重约30公斤,1985年10月6日早,畜主发现该狼狗阴户外脱出一囊状物,认为是子宫脱出,经民间医生徒手整复并用
1987年05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段自方
<正> 鸡胆结石病比较少见,笔者见一本地两年黑母鸡,系圈养,饲料为白菜、玉米面、剩饭菜、鱼下水、蛋壳、骨粉、南京石粉等。
1987年05期 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玉美,董升涛
<正> 对幼驹(马、驴、骡)、犊牛及羊(绵羊、山羊、奶羊)进行静脉注射时,特别是输液时,以往均采用颈静脉注射。但由于幼驹、犊牛及羊容易骚动,保定十分困难,而且血管与皮肤之间游离性大,在静注时注
1987年05期 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穆春华
<正> 混睛虫病为一种丝虫的幼虫侵入马眼前房液中引起的一种眼病。据《元亨疗马集》记载的用线缠之针尖一分,左手睁开马眼右手持针于开天穴上,轻手急针然后取出虫体的基础上,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对以上传统治疗方法加以完善,将
1987年05期 36-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丙全
<正> 1984年3月5日,养鸡专业户杨××有下蛋母鸡108只,公鸡5只,共113只发病,经诊断为鸡鼻卡他。用链霉素治疗,每只200mg,用2毫升生理盐水稀释,深部肌肉注射。畜主当天上午11时30分按医嘱进行注射第88只时(前后约45分钟),
1987年05期 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德华,陈克喜
<正> 为了在狗体内大量繁殖伊氏锥虫,我们对四例健康狗进行脾脏切除,然后再接种伊氏锥虫获得成功。现将四例施术情况及一点粗浅体会报道如下。
1987年05期 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朱金凤,刘万平,柴华铎
<正> 仔猪脐疝较为多见,脱出物多为肠管。我们在睢县兽医院收治一例脱出物为网膜,报道如下。
1987年05期 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盛成云
<正> 犊牛先天性锁肛,笔者曾遇两侧,施造肛术成功。一、病例介绍:1984年12月5日,我县义门区邓楼乡段井庄农民段养建用架车拉来一头初生犊牛,主诉:该犊牛生后吃奶正常,无肛门,要求施治。临床检查:犊牛营养中等,发育均称,心跳、呼吸正常,肛门
1987年05期 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郭成
<正> 猪食道阻塞笔者曾遇两例,用比赛可灵治疗均获痊愈。临床症状及治疗:病猪两头,体重为20及50余公斤。采食过程突然退槽,并表现不安:不断摇头、伸脖、嘶叫和走动,从鼻腔嘴角处流出泡沫状液体,当喂以少量玉米
1987年05期 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邓德寿
<正> 我场每年六月初,羊只剪毛后7—10天,对羊进行药浴,以预防疥螨病,过去采用的药是六六六粉、克辽林各半合用,由于六六六粉已停止使用改用20%的林丹,取得好的
1987年05期 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江永辉
<正> 本试验旨在与传统的阉割术进行比较后,验证药物去势的效果,筛选去势药物,以获得较高经济效益及简单易行的去势方法。
1987年05期 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羔献
<正> 瘘(Fistula),因其患部不固定,病状轻,常趋慢性,死亡率低,故部分医者及畜主未给予高度重视。笔者二十多年来诊治过千余例各种类型的瘘管患畜,其中5%的疑难病例均由外单位治疗半年以上无效才转到笔者手中,现列举四种类型的14例骡马瘘供同道交流、参考。
1987年05期 40-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郭春台
<正> 我区老府兽医院自1976年以来生产的小青杨注射液,用以治疗家畜的肠炎及泌尿系感染等疾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并安排了临床试验。现把林西县、敖汉旗、红山区、老府及灯笼河马场、短角牛场等六个兽医院的临床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1987年05期 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何庆兰
<正> 畜禽的同盘吸虫病,当天时、地理、中间宿主和易感动物的状况结合到一起,就能在一局部地区的某类畜禽中形成暴发。一旦暴发,损失就可能比较大。如南斯拉夫1968年暴发一起绵羊小吸盘(或微槽)同盘吸虫
1987年05期 4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3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陈宏智
<正> 1985年元月至3月,河南省驻马店市南海公园猴群中不断发生一种以下痢为主征的疫病,幼猴多发。根据其流行情况、临床与剖检特征、以及实验室检查等,确诊为猴副伤寒。现将其诊断和防治情况报告如下。
1987年05期 46-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董良成,田耕勤
<正> 我们研制的大家畜四肢游离部长骨干骨折复位固定器(以下简称复位固定器),借鉴了人医骨折复位固定器的原理,试图为兽医临床探索一种新的接骨器材及技术,提高大家畜骨折治愈率。利用复位固定器治疗观察了30例骨折患畜。现将器械研制与临床应用结果介绍如下。
1987年05期 47-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4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谢大福
<正> 各地集市贸易市场目前逐步的开放,过去兽医在集市上对牛、骡、马、驴肉一般多用感官鉴定,虽极方便,但非有一定的经验不足以正确判断。根据马、骡肉中含有动物淀粉的特性,用碘液进行呈色反应辨别,以起对肉贩之监督和管理作用。
1987年05期 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罗庆玉,杨履端
<正> 本文对反刍兽泡沫臌胀病的起泡与消泡过程,提出我们的看法。随之对消泡剂的筛选、配制提出一些原则性的参考意见。
1987年05期 50-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谢仲权
<正> 盼望已久的《中国畜牧史料集》最近已由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由张仲葛、朱先煌教授主编,它的出版我认为是我国畜牧兽医史上一件喜事。中国是世界文化发达最早的文明古国之一,历史悠久,
1987年05期 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周泰冲
<正> 齐齐哈尔兽疫防制站郭文同志来信,针对本刊1986年4期《国外生物技术和兽医生物制品的发展近况》中介绍的内容,询问反录病毒疫苗是怎么一回事情?
1987年05期 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赵鸿森
<正> 十九世纪末叶,由于美国畜牧业、交通运输业和肉品加工保藏技术的发展,美国的肉品经营方式逐步出现长途运销,并且有一部分肉品远销到欧洲市场。当时欧洲国家十分注意防范进口肉品中混杂有病畜肉,为了适应这种出口要求,1890年美国制定了第一
1987年05期 54-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0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正>1987年3月13日上午10时48分,著名的兽医教育家陈之长教授不幸逝世,享年89岁。陈之长教授1898年1月28日出生子四川省简阳县。他一生从事教育,追求科学,精研学术,造诣至深,德高望重,桃李满天下。1921年毕业于清华学堂。1922年以优异成绩考取公费赴美国依阿华州立大学留学,1926年获得兽医学博士。后转赴美国康奈尔大学纽约州立兽医学院从事研究。当时的旧中国,军阀割据,哀鸿遍野,兽疫泛滥,民不聊生。在拯救祖国命运的斗争中,陈之长教授为了尽到一个炎黄子孙的责任,抱着科学救国的希望,于
1987年05期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徐荣平,郑忠良
<正> 灵璧县邱庙乡于1984年9月成立畜禽保险公司。两年实践证明,防疫灭病可靠,经济效益显著,深受群众欢迎。1984年牲猪存栏1174头,两年后的今天,发展到5128头,增长4.3倍,大家畜存栏由2431头发展到3042头,增长59.4%。大家畜死亡率由1983年的8%降到2%;牲猎死亡率由46%降到
1987年05期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