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兽医杂志

 
访问量:505199
日访问量:74

家禽种源性疫病防控专栏

  • J、K亚群禽白血病病毒的分离和囊膜蛋白(gp85)基因序列分析

    周钊灿;游广炬;杨金易;苏晓娜;高丽;王永强;郑世军;

    为了解现阶段我国禽白血病病毒(ALV)的流行特征和演化趋势,本试验于2021—2022年从国内某鸡场采集蛋清ALV衣壳蛋白(p27)抗原阳性的鸡血浆,接种鸡胚成纤维细胞(DF-1)分离病毒并进行亚群鉴定;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扩增分离株的囊膜蛋白(gp85)基因片段,并对其进行测序,将基因序列与ALV不同亚群毒株进行比对和遗传进化分析;选取氨基酸变化差异较大的分离毒株进行间接免疫荧光鉴定。结果显示,共分离到7株ALV毒株(3株J亚群,4株K亚群),ALV-J分离毒株CAU4932、CAU4860和CAU2259的gp85基因片段长度为918 bp,编码306个氨基酸,分离毒株之间gp85基因核苷酸同源性为90.5%~95.2%,gp85蛋白氨基酸同源性为95.1%~99.3%;ALV-K分离毒株CAU7049、CAU5006、CAU7176和CAU7168的gp85基因片段长度为1 008 bp,编码336个氨基酸,分离毒株之间gp85基因核苷酸同源性为89.4%~92.3%,gp85蛋白氨基酸同源性为94.0%~99.7%。gp85蛋白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比对发现,分离株gp85蛋白氨基酸序列均会发生突变,但高变区hr1和hr2所占比例较多,证实了gp85的高变性。在gp85蛋白B细胞抗原表位中存在部分位点的氨基酸突变,可能导致gp85蛋白抗原性发生变化。间接免疫荧光鉴定结果显示,5株分离毒株均可在DF-1细胞内复制并存在可被抗体识别的p27抗原表位。结果表明,本试验分离的7株ALV毒株是国内ALV-J和ALV-K流行毒株的突变株,不仅丰富了ALV基因组库资源,且为后续研究ALV的遗传变异特征和流行趋势等提供参考依据。

    2024年04期 v.60 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07K]
    [下载次数:4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4 ]
  • 不同途径感染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的动态监测

    徐凤霞;孙万里;张亚文;常爽;王一新;赵鹏;

    为明确鸡群经不同途径感染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REV)的排毒动态,本试验通过设立无特定病原体(SPF)鸡胚6胚龄卵黄囊感染组、1日龄SPF鸡腹腔感染组以及对上述两组SPF鸡分别加入感染鸡的卵黄囊感染同居组和腹腔感染同居组,建立SPF鸡感染REV模型,同时设置空白对照组,在不同日龄记录各组鸡的体重和死亡情况,并综合运用反转录PCR(RT-PCR)、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3种检测方法对各感染组进行REV的动态监测。结果显示:(1)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腹腔感染组和卵黄囊感染组SPF鸡体重增长在感染后第21~70天均受到显著抑制(P<0.05),卵黄囊感染组SPF鸡的死亡率在感染后第49和63天显著升高(P<0.05),腹腔感染组SPF鸡的死亡率在感染后第42天显著升高(P<0.05),卵黄囊感染组SPF鸡血浆中REV病毒载量在感染后第21天显著高于腹腔感染组(P<0.05);(2)卵黄囊感染组SPF鸡自出壳即可检测到病毒血症阳性,并在感染后第21天时达到排毒高峰,腹腔感染组SPF鸡在感染后第14天时达到排毒高峰;(3)卵黄囊感染同居组的10只SPF鸡在感染后第7天时即检测到2只鸡呈病毒血症阳性,腹腔感染同居组SPF鸡在感染后第21天时检测到1只鸡呈阳性;(4)3种检测方法中,RT-qPCR和IFA检出REV效果更好。本试验通过分析不同途径感染REV后鸡群血浆中的带毒状态,为REV感染的科学防控和净化提供参考数据。

    2024年04期 v.60 1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2K]
    [下载次数:1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云南省部分地方品种鸡禽白血病病毒感染情况调查及南涧乌骨鸡种鸡禽白血病净化效果评估

    严红亚;陈月;王国君;李珂;赵博;元正菊;张刚;信爱国;赵蓉;

    为了解云南省部分地方品种鸡禽白血病病毒(ALV)的感染情况并评估禽白血病(AL)净化效果,本试验于2019—2021年自云南省5个地区采集12种地方品种鸡的血清和血浆样本共3 321份,通过ELISA试剂盒检测禽白血病病毒J亚群(ALV-J)抗体和ALV p27抗原阳性率,分析云南省部分地方品种鸡ALV的感染情况;于2020—2022年对南涧乌骨鸡进行连续3个世代的AL净化并评估净化效果。结果显示:被调查的12种地方品种鸡均存在ALV感染,ALV-J抗体群体平均阳性率为44.82%(765/1 707),ALV p27抗原群体平均阳性率为14.06%(227/1 614);在不同地方品种鸡群中,公鸡群体阳性率30.52%(405/1 327)高于母鸡群体阳性率29.44%(587/1 994),散养户ALV-J抗体群体阳性率47.72%(325/681)高于种鸡场ALV-J抗体群体阳性率42.88%(440/1 026)。南涧乌骨鸡种鸡经过3个世代净化,与1世代ALV p27抗原阳性率[精液58.33%(658/1 128)、蛋清33.71%(360/1 068)、40周龄公鸡血浆22.54%(94/417)和母鸡血浆18.71%(119/636)]相比,3世代[精液16.87%(218/1 292)、蛋清14.56%(285/1 958)、40周龄公鸡血浆0.85%(9/1 065)和母鸡血浆0.66%(11/1 656)]极显著下降(P<0.01);与1世代相比,3世代商品肉鸡生产性能和种鸡繁殖性能明显提升,说明该净化方案切实可行。本试验为云南省地方品种鸡群AL的净化和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和数据支持,为云南省地方品种鸡遗传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借鉴。

    2024年04期 v.60 18-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K]
    [下载次数:2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不同ELISA检测方法在检测出壳雏鸡禽白血病病毒感染中的应用

    崔慧珍;张亚文;王一新;常爽;赵鹏;

    通过雏鸡胎粪中群特异性衣壳蛋白27(p27)抗原检测以判定禽白血病病毒(ALV)垂直传播是实施禽白血病净化的关键步骤,为对比不同ALV-p27抗原ELISA试剂盒对我国四类广泛流行的亚群ALV垂直传播的检测效果,本试验设置ALV-A、ALV-B、ALV-J和ALV-K感染组,以无菌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组,在8胚龄时以卵黄囊接种的方式感染SPF鸡胚,建立鸡胚携带ALV-A、ALV-B、ALV-J和ALV-K的垂直感染模型。采集各组雏鸡胎粪样品和血浆样品,死亡鸡胚肝脏样品,死亡雏鸡胎粪样品、血浆样品和肝脏样品,其中血浆和肝脏样品需接种鸡胚成纤维细胞系(DF-1细胞)进行病毒分离,各样品以4家公司提供的ALV-p27抗原ELISA试剂盒进行检测,并以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进行平行检测,比较阳性检出率和灵敏度。结果显示,4家公司的ALV-p27抗原ELISA试剂盒对于同一样品的阴阳性判定结果基本一致,但灵敏度存在差异;胎粪样品直接ELISA检测不能将ALV阳性鸡只全部检出,相对于胎粪样品,血浆和肝脏病毒分离样品ELISA检测更具有灵敏度优势。本试验所建立的对比方法不仅有助于评估4家公司ELISA试剂盒的灵敏度,还进一步评估了胎粪样品直接ELISA检测与血浆和肝脏病毒分离样品ELISA检测2种评估方法的灵敏度,为科学选择灵敏特异的ALV检测方法提供了良好评价模型。

    2024年04期 v.60 27-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K]
    [下载次数:4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研究论文

  • 猪链球菌靶向DC重组蛋白DC3pep-SDZ对斑马鱼的免疫保护性分析

    于恩远;荣睿璠;曾君;赵瑞利;郭海悦;张东超;胡烨;李颖;王心如;

    为了探究本课题组前期构建的由猪链球菌(SS)的分泌型DNA核酸酶A(SsnA)、二氢硫辛酰胺脱氢酶(DLDH)和高亲和力锌摄取系统蛋白(ZnuA)3个毒力因子的优势细胞表位和树突状细胞靶向肽(DC3pep)串联而成的重组蛋白DC3pep-SDZ(SsnA-DLDH-ZnuA)对致病型SS攻击斑马鱼的免疫保护效果,本试验表达和纯化重组蛋白DC3pep-SDZ和SDZ,分别免疫AB系野生型斑马鱼,攻击致病型2、3和9型SS(SS2、SS3和SS9),计算存活率,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观察斑马鱼脑组织病理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分析SS3感染斑马鱼后脑组织炎性细胞因子表达量变化。结果显示,诱导表达的重组蛋白DC3pep-SDZ和SDZ分子质量分别为44和42 kDa, 2个蛋白均以可溶的形式表达。SS2、SS3和SS9攻击斑马鱼后,重组蛋白DC3pep-SDZ组和重组蛋白SDZ组斑马鱼存活率分别为50.0%、65.0%和60.0%,45.0%、47.3%和45.0%,两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与PBS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极其显著(P<0.001)。H.E.染色镜检结果显示,重组蛋白DC3pep-SDZ组的斑马鱼被3种分型SS攻击后脑组织均无明显病理变化。RT-qPCR结果显示,重组蛋白DC3pep-SDZ组促炎细胞因子:与PBS对照组相比较IL-6、TNF-α和IFN-γ mRNA表达量分别极显著(P<0.01)、极其显著(P<0.001)和极显著(P<0.01)下调,与重组蛋白SDZ组相比较IL-6和TNF-α mRNA表达量分别极显著(P<0.01)和显著下调(P<0.05);重组蛋白DC3pep-SDZ组抗炎性细胞因子:与PBS对照组相比较IL-10和TGF-β1 mRNA表达量分别极显著(P<0.01)和极其显著(P<0.001)上调,与重组蛋白SDZ组相比较TGF-β1 mRNA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结果表明,重组蛋白DC3pep-SDZ较SDZ具有更好的免疫原性,能产生SS2、SS3和SS9交叉免疫保护作用,同时还能够有效缓解斑马鱼感染SS3后的脑部炎症。

    2024年04期 v.60 35-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9K]
    [下载次数:2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M1型乙酰胆碱受体在微波辐射致小鼠认知行为改变中的作用

    何钢华;潘婷;冯志华;崔智琳;杨镁楹;李杨;左红艳;邓桦;

    为了研究微波辐射对海马乙酰胆碱受体(AChRs)表达的影响,探讨微波辐射敏感的AChRs亚型及其在微波辐射致认知行为改变中的作用。本试验以C57BL/6N小鼠为试验对象,建立微波辐射动物模型,通过脑组织石蜡切片和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海马阿蒙氏角1(CA1)、阿蒙氏角2(CA2)、阿蒙氏角3(CA3)和齿状回(DG)各亚区组织病理学变化;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海马组织AChRs的表达;微波辐射后,采用M1型AChR激动剂VU0357017 hydrochloride以10 mg/(kg·bw)腹腔注射小鼠,利用新物体识别和Y迷宫试验评价小鼠认知行为改变。结果显示,微波辐射后7 d,小鼠海马CA3区病理改变较为明显,主要表现为神经元核固缩深染、血管周围间隙增宽;RT-qPCR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较,微波辐射后海马组织M1和M3型AChR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下调(M1-AChR,P<0.01;M3-AChR,P<0.05),而M2、M4、α4和α7型AChR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上调(P<0.05);新物体识别试验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较,微波辐射后小鼠的辨别指数(DI)和认知指数(RI)均显著降低(P<0.05);而VU0357017 hydrochloride给药后,与辐射对照组相比较,辐射给药组小鼠的DI和RI明显升高(P<0.05),且与空白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Y迷宫试验结果显示,辐射前后小鼠的自由交替率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果表明,微波辐射可引起海马AChRs亚基构成比发生变化,海马CA3区组织病理学改变,M1型AChR对于微波辐射所致认知行为功能下降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

    2024年04期 v.60 43-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3K]
    [下载次数:2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病毒宏基因组学检测猪博卡病毒及其遗传进化分析

    孙晓瑜;单虎;黄娟;

    为了探明导致某养猪场中仔猪腹泻的病原,本试验将患病仔猪样本处理并提取核酸后进行病毒宏基因组测序,对测序结果进行序列比对分析和遗传进化分析,并对样本核酸进行PCR检测验证。结果显示,RNA样本中只注释到A型流感病毒(H1N1和H3N2),读数比为6.8%,未发现其他猪病相关RNA病毒。DNA样本注释到的病毒主要为猪博卡病毒(PBoV),读数比为34.5%,命名为PBoV-SDPD-2022;其余猪病相关病毒包括猪巨细胞病毒、猪乳腺腺病毒和猪细环病毒,读数比均小于1.0%。基于全基因组、NS1基因和VP1基因构建的系统发育进化树均显示,PBoV-SDPD-2022与参考毒株PBoV3_VIRES_HuB01_C1处于同一分支,属于PBoV G3群。与21株参考毒株相比,PBoV-SDPD-2022 NS1蛋白的编码基因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49.6%~97.2%和38.5%~95.3%;VP1蛋白的编码基因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47.9%~97.9%和34.8%~98.8%;NP1蛋白的编码基因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35.2%~98.5%和26.9%~97.4%。与G3群参考毒株相比,PBoV-SDPD-2022 NS1蛋白在第654位点处有1个氨基酸的缺失;VP1蛋白在第151、152位点处有2个氨基酸的插入,且包含基序YLGPF(VPl aa 18~22)和HDLAY(VP1 aa 41~45);NP1蛋白在第15、16、35、36、212位点处发生氨基酸的缺失,在第95位点处有1个氨基酸的插入。PCR检测证实样本核酸为PBoV阳性。结果表明,导致该养猪场仔猪腹泻的优势病原是G3群PBoV。本试验有助于进一步了解我国PBoV基因组序列特征,并为未来PBoV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参考依据。

    2024年04期 v.60 50-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4K]
    [下载次数:4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猪圆环病毒2型、猪肺炎支原体和猪瘟疫苗不同免疫程序的免疫效果比较分析

    马红伟;潘华春;杨书敏;张可;杨红;蔺肖;阮坤祥;李家奎;

    为了评估不同免疫策略对猪场免疫效果和经济效益的影响,以确定最佳的疫苗免疫程序,本试验将处于产前1个月的四胎次健康三元母猪随机分为2个组,A组(联合免疫组)母猪于产前27 d联合免疫猪圆环病毒2型基因工程疫苗、猪肺炎支原体灭活疫苗和猪瘟活疫苗(圆柯欣+柯喘宁+稳柯健),其所产仔猪于21日龄联合免疫圆柯欣、柯喘宁和稳柯健;B组(对照组)母猪于产前34和27 d分别免疫稳柯健、猪圆环病毒疫苗和猪肺炎支原体疫苗二联疫苗(圆-支二联疫苗),其所产仔猪于14日龄免疫圆-支二联疫苗,28日龄免疫稳柯健。统计和分析免疫各组临床指标、生产性能和持续性抗体水平。结果显示,免疫疫苗后,2个组的母猪采食情况均正常;2个组的仔猪整体精神状态良好,哺乳情况正常,均未出现咳嗽和喘气等呼吸道疾病。在试验期间内,2个组的母猪的窝产健仔数和仔猪出生健仔均重并无差别。A组和B组的出生至23日龄死淘率、出生至50日龄死淘率分别为3.77%、5.11%和4.07%、5.43%,A组略优于B组。抗体监测结果显示,A组母猪的CSFV和PCV2抗体水平较B组无显著差异(P>0.05);A组仔猪的CSFV抗体阳性率与B组无明显差异(P>0.05),而PCV2抗体水平在免疫早期阶段(21日龄)明显高于B组(P<0.05)。结果表明,猪圆环病毒2型、猪肺炎支原体和猪瘟疫苗可以联合免疫,且免疫后相互之间不干扰。该联合免疫策略在确保免疫效果的同时,简化了疫苗免疫程序,为确定最佳的疫苗免疫程序提供了有价值的临床应用参考。

    2024年04期 v.60 58-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4K]
    [下载次数:4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内蒙古不同地区蜱类鉴定及其空间分布

    崔梦宇;苏思;邢丽丽;木兰;高瑞娟;郭棋棋;任洪;祁冬冬;于晶峰;

    为了解内蒙古自治区全境不同地点、不同植被中蜱的种类和分布,为该地区有效防控蜱及蜱传病原体提供科学依据。本调查采用拖旗法和人工采集法于2021—2023年蜱活跃期由东向西依次对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右旗、阿龙山镇、牙克石市和大杨树镇,兴安盟阿尔山市,赤峰市天山镇,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鄂尔多斯市成川镇,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乌拉特中旗、乌拉特后旗和磴口县共12个地区进行采样,运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蜱种鉴定,并分析蜱分布的空间和生态环境特点。结果显示,共采集1 719只游离蜱和3 310只寄生蜱,经鉴定后隶属2科5属5种,分别是2 933只(58.32%)硬蜱科的草原革蜱(Dermacentor nuttalli)、1 719只(34.18%)全沟硬蜱(Ixodes persulcatus)、128只(2.55%)边缘璃眼蜱(Hyalomma marginatum)和229只(4.55%)嗜群血蜱(Haemaphysalis concinna)以及20只(0.40%)软蜱科的波斯锐缘蜱(Argas persicus)。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蜱的18S rRNA、16S rRNA和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COI)基因片段分别为756、420和557 bp,本调查的蜱种分别与GenBank中同种类一致性较高(均大于96.0%),且在同一进化分支上。森林生态系统与荒漠生态系统和农田生态系统均没有相似度,相似性系数为0;草地生态系统与农田生态系统中等相似,相似性系数为0.50;草地生态系统与森林生态系统中等不相似,相似性系数为0.33;荒漠生态系统与农田生态系统和草地生态系统中等不相似,相似性系数分别为0.33和0.25。结果表明,内蒙古地区的优势蜱种为草原革蜱,不同生态环境中蜱的种类和数量分布不同,蜱种分布具有地域差异性。

    2024年04期 v.60 66-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7K]
    [下载次数:2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北京地区犬胃肠道寄生虫流行情况回顾性调查

    杨涵煜;谢添丽;陈云珂;符莹莹;杨万莲;吕艳丽;

    为了解北京地区近年来犬胃肠道寄生虫流行情况,本试验收集了2018年1月—2021年12月在中国农业大学教学动物医院检验中心进行检查的9 812例病例的犬粪便常规检查结果,对粪便中胃肠道寄生虫的种类、数量、感染率、混合感染情况和感染患犬的年龄分布进行统计分析,并将该统计结果与本院2002年3 152例病例的调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2018—2021年的犬胃肠道寄生虫感染率依次为7.96%、6.15%、7.43%和3.55%,相较于2002年(22.24%)均极显著降低(P<0.01),优势寄生虫种类从蛔虫转变为贾第鞭毛虫;2018—2021年的犬胃肠道寄生虫混合感染病例数占感染病例总数的比率依次为11.88%、17.88%、23.58%和12.82%,均高于2002年的7.85%,且近4年主要为贾第鞭毛虫和毛滴虫混合感染;近4年,6月龄及以内的幼年犬感染率极显著高于其他年龄段犬的感染率(P<0.01)。结果表明,犬胃肠道各类寄生虫的感染率与定期驱虫密切相关,做好幼年犬的驱虫工作极为重要。

    2024年04期 v.60 75-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K]
    [下载次数:1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堆型艾美耳球虫裂殖子外分泌蛋白对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

    葛玉杰;王黎霞;王诗琪;石梦云;陈玲玲;王梦琦;于慧;张建军;安健;

    为了研究堆型艾美耳球虫(Eimeria acervulina)裂殖子的外分泌蛋白对马-达氏牛肾(MDBK)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本试验建立Transwell小室间接共培养体系,即将E.acervulina裂殖子与MDBK细胞共培养,采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共培养1.5、3和6 h MDBK细胞的凋亡情况,利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对共培养6 h后的细胞上清液中的成分进行鉴定。结果显示,1.5、3和6 h共培养组MDBK细胞的总细胞凋亡率分别为(5.92±0.19)%、(8.13±0.32)%和(11.57±0.37)%,与对照组相比,总细胞凋亡率均极显著降低(P<0.01)。LC-MS/MS分析共鉴定到65个E.acervulina的外分泌蛋白,包括热休克蛋白、微线蛋白、能量代谢酶分子、蛋白磷酸酶分子和未知功能蛋白等。结果表明,E.acervulina裂殖子外分泌蛋白可抑制MDBK细胞凋亡,具体哪种蛋白在抑制细胞凋亡中发挥作用有待后续进一步研究。

    2024年04期 v.60 81-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6K]
    [下载次数:1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豚鼠源马链球菌兽疫亚种的分离鉴定

    李艳红;白和平;信玉春;郭柯宇;王金锋;夏力亮;吴同垒;史秋梅;

    为了查明河北省唐山市某豚鼠养殖场发病豚鼠感染的病原菌,本试验采集发病豚鼠的眼角脓性分泌物,采用细菌分离纯化、革兰染色、生化鉴定、16S rRNA基因PCR扩增方法对分离菌进行鉴定,通过K-B试纸法检测分离菌株对24种抗菌药的敏感性,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19种中药对该分离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并通过动物回归试验检测该分离菌株的致病性。结果显示,分离菌株在血琼脂培养基培养24 h生长为针尖状透明菌落、呈β溶血,革兰染色为阳性圆球状、3~5个连接呈短链状,生化特性与马链球菌兽疫亚种相符,将其命名为MLQJ-1;16S rRNA序列比对结果显示,MLQJ-1与马链球菌兽疫亚种同源性高达99.72%,在系统进化树中处于同一分支,鉴定为马链球菌兽疫亚种;MLQJ-1对24种抗菌药的敏感性不同,对青霉素、头孢曲松和阿莫西林等8种抗菌药敏感,对阿米卡星、新霉素和卡那霉素等10种抗菌药耐药;苦地丁、苦参、黄芩和千里光对MLQJ-1的MIC值介于1.9~15.6 mg/mL,MBC值介于1.9~31.2 mg/mL;小鼠腹腔接种MLQJ-1菌液后24 h内全部死亡。结果表明,马链球菌兽疫亚种为本次发病豚鼠的病原菌,青霉素、头孢曲松和苦地丁等药物对该菌具有较强的抑菌效果。

    2024年04期 v.60 86-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7K]
    [下载次数:2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文献综述

  • CRISPR/Cas12a技术在动物疫病检测方面的应用

    孔玉方;王慧煜;袁向芬;许晓琳;吴绍强;

    CRISPR/Cas系统是由簇状规则间隔的短回文重复序列(CRISPR)和CRISPR相关蛋白(Cas)组成的一种基因编辑技术,可以特异地切割和识别靶标核酸基因。该技术具有检测速度快、灵敏度高和特异性强的优势,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动物疫病检测领域。本文就CRISPR/Cas12a结合等温核酸扩增技术和可视化技术在动物疫病检测中的应用进行综述,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展望,以期为我国的养殖业和进境动物疫病的监测提供技术支撑。

    2024年04期 v.60 92-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32K]
    [下载次数:5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环境中病毒的生存与传播及其研究技术

    宫冉冉;胡涛;田文骏;宋世豪;王晓佳;

    近年来病毒学研究聚焦于病毒-宿主的相互作用关系。随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席卷全球,病毒-宿主-环境三者间的关系引发了广泛关注,对其进行深入研究促进了病毒生态学的发展。本文综述了环境中病毒的分布与形态、生存规律与传播模式、研究技术与应用的研究进展,为全方位了解环境病毒并对其进行有效防控提供科学资料。

    2024年04期 v.60 98-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5K]
    [下载次数:1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磁性金属-有机框架复合材料作为抗癌药物载体的研究进展

    付巧芳;吴瑛;

    金属-有机框架(MOFs)凭借其高孔隙率和大比表面积所带来的载药空间,成为药物递送领域研究的热点。近年来,兴起了一种新型磁性框架复合材料(MFCs),MFCs保留了MOFs的载药率和生物安全性较高的性能,同时增加了磁靶向和磁热疗性能。本文对MFCs的制备方法、种类、作为抗癌药物载体的特点以及药物递送时的作用方式进行综述,并对MFCs在实际应用中面临的挑战进行总结,以期为未来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2024年04期 v.60 104-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3K]
    [下载次数:7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扶正类中药多糖调控畜禽免疫功能的研究进展

    杨植;王煜轩;龚诗淼;吴世海;刘晓晔;何至远;董虹;

    畜禽常见传染病发病往往是畜禽免疫功能低下造成的,免疫力的降低导致畜禽更易感,进而增加发病率,对畜禽养殖行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扶正类中药具有扶正固本,提升畜禽免疫功能的作用。在临床上,扶正类中药的使用能够显著增强畜禽对病原微生物的抵抗力,降低畜禽的死亡率,进而有效减少畜禽养殖过程中的经济损失。扶正类中药中的多糖是其发挥功能的主要活性物质,主要通过调节免疫信号通路的激活和传导、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及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激活过程来调控畜禽免疫功能。本文总结了扶正类中药多糖调控畜禽免疫功能的相关研究,重点讨论了扶正类中药多糖对提升畜禽免疫力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研究,提出了多糖配伍抗生素和疫苗等保护畜禽健康的联合用药思路,为畜禽规模化养殖企业和个体养殖户科学高效的防控畜禽疫病提供了防控思路和理论依据。

    2024年04期 v.60 111-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5K]
    [下载次数:4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宠物淋证的中兽医临床诊断

    袁艳阳;杨俪楠;骆宗江;朱子欣;郝智慧;

    目前,淋证在中兽医学临床上缺乏科学、合理的诊治规范,诊断方法较为单一,阻碍了淋证诊治水平的提高。宠物淋证是宠物临床常见疾病,近年来这类病例有增多的趋势。但该证诊断体系尚未发展成熟,不能形成一个完善的辨证论治体系。本文依据中医和中兽医淋证相关内容,结合兽医临床实际诊断和用药观察,对宠物淋证进行辨证诊断,为宠物淋证的中兽医诊断提供参考,以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2024年04期 v.60 120-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下载次数:2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中西结合

  • 生地百合西洋参胶囊对小鼠睡眠的促进作用及其安全性研究

    赵雨杰;傅容湛;郭佳琦;朱晨辉;

    为了研究生地百合西洋参胶囊对小鼠睡眠的作用并对其毒理安全性进行评价,本试验以低[200 mg/(kg·bw)]、中[400 mg/(kg·bw)]、高[800 mg/(kg·bw)]剂量的生地百合西洋参胶囊连续给小鼠灌胃30 d,通过直接诱导睡眠试验、延长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试验、戊巴比妥钠阈下剂量催眠试验,以及小鼠脑组织中5羟色胺(5-HT)、γ-氨基丁酸(GABA)和多巴胺(DA)含量的检测,分析其改善睡眠的作用;以最大给药剂量试验(MTD)进行生地百合西洋参胶囊的小鼠急性毒性试验;以低[1 g/(kg·bw)]、中[2 g/(kg·bw)]、高[4 g/(kg·bw)]剂量的生地百合西洋参胶囊给大鼠连续灌胃30 d,评价其对大鼠的毒理安全性。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生地百合西洋参胶囊对小鼠无直接诱导睡眠作用,不同剂量的生地百合西洋参胶囊均能显著延长小鼠的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P<0.05或P<0.01),中、高剂量组小鼠的催眠入睡率显著提高(P<0.05或P<0.01),小鼠脑组织中5-HT和GABA的含量显著增加(P<0.05或P<0.01),高剂量组小鼠脑组织中DA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以15 g/(kg·bw)剂量给小鼠灌胃生地百合西洋参胶囊14 d,小鼠均未出现死亡和中毒现象。大鼠在30 d喂养试验期间生长状况良好,各剂量组大鼠的体重增长量、进食量、食物利用率、血常规、血液生化和脏器系数等指标均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表明,生地百合西洋参胶囊具有改善小鼠睡眠的作用,其作用机制与对小鼠脑组织中5-HT、GABA和DA含量的调节有关,本试验所用剂量范围对大鼠和小鼠均无明显毒性,安全性良好。本试验结果可为生地百合西洋参胶囊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2024年04期 v.60 124-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K]
    [下载次数:5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西医结合治疗犬青光眼的病例报告

    菅玉双;米洁;范小雨;刘佳琦;刘婧雯;麻武仁;

    青光眼指一类眼压升高的疾病,中医属青风内障范畴,在犬、猫临床中较常出现。该病常见的治疗方法为西医保守药物治疗,严重者进行手术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较为少见。笔者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治疗1例犬青光眼病例,取得良好成效。本文对该病例报告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犬青光眼提供参考。

    2024年04期 v.60 130-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2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兽医临床

  • 犬顽固性癫痫持续状态的诊治

    李莹莹;倪浩然;周雪影;

    顽固性癫痫是一种涉及获得性和遗传性的多因素疾病。本院接诊了1例有3~4年癫痫病史的5岁雄性贵宾犬,经他院治疗无效后,来本院治疗。该患犬来院时呈癫痫持续状态,初步检查后,静脉注射咪达唑仑治疗效果不明显,继而静脉注射丙泊酚以控制癫痫发作。经实验室检查,提示患犬肝细胞受损、胆汁淤积、肾前性氮质血症、呼吸性酸中毒、消化道出血和慢性胰腺炎。治疗以调整苯巴比妥用药方案,控制癫痫发作和维持血药浓度为主,纠正癫痫持续状态导致的机体电解质紊乱;同时兼顾治疗患犬慢性胰腺炎、腹膜炎和异物导致的肠炎,调整其体况,避免再次诱发癫痫。住院治疗8 d后,患犬明显好转,期间癫痫未发作。1个月后复查,该犬状态良好。本文通过对该病例的病史、诊断和治疗过程进行总结、分析,以期为国内兽医诊治该类疾病提供参考。

    2024年04期 v.60 133-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下载次数:1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干细胞因子在3例犬急性脊髓神经系统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和体会

    王福军;

    犬神经系统疾病常表现为突发性、复杂性和难治性的特点,给临床诊断与治疗带来很多困难。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具备良好的软组织对比效果,为神经系统疾病诊断提高了准确性。本文介绍了3例患有神经系统疾病的患犬病例,结合临床症状和X线或MRI影像学检查结果确诊其为椎间盘疾病并继发急性脊髓神经损伤。患犬经常规治疗效果不明显,后通过静脉输注干细胞因子,1支/d,连用3 d治疗,迅速取得理想的康复效果。由本文患犬治疗结果得出,干细胞因子在修复神经损伤方面有一定疗效。

    2024年04期 v.60 138-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9K]
    [下载次数:1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犬脂血性葡萄膜炎的病例报告

    刘玥;庞茉;胡瑭琦;金艺鹏;

    葡萄膜炎是犬常见的复杂眼科疾病,潜在病因种类多,后遗症严重,若未能尽早做出明确诊断和积极治疗,该病可能导致动物长期疼痛和失明等并发症,甚至可能需要通过眼球摘除术来缓解动物的痛苦。因此,对于葡萄膜炎病例,需要尽快确定病因,有效开展对因和对症治疗。脂血性葡萄膜炎是一种特殊的葡萄膜炎。由于大量脂蛋白通过血-房水屏障进入前房,使前房表现出特征性的乳白色外观。该病与高脂血症密切相关,临床诊断相对简单。治疗原则包括针对高脂血症的控制和针对葡萄膜炎的对症治疗,预后通常较好。2021年6月,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院接诊1例犬脂血性葡萄膜炎的病例,治疗后患犬恢复良好。本文通过论述该病例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以期为临床上此类疾病的诊疗提供参考依据。

    2024年04期 v.60 143-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2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马红球菌病的初步诊断和治疗

    余万里;马玉辉;王彦峰;马思远;刘璐;刘来珍;蔡涛;赵红琼;

    为探究马红球菌的致病性和治疗方案。本试验对4匹疑似感染马红球菌的患驹进行临床检查并采集肛拭子样品进行实验室检测。结果显示,4匹患驹均出现体温升高、呼吸困难和脓性鼻液等马红球菌病典型临床症状;对采集的样品进行分离培养,经PCR鉴定该菌株为致病性马红球菌,使用利福平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联合用药对感染患驹进行治疗后,其中3匹患驹治愈,1匹患驹因发病初期病情较严重,治疗无效死亡,对其进行剖检,肺部出现典型病变。本试验表明,马红球菌具有较强的致病性,严重时可导致马匹死亡,使用利福平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联合用药对马红球菌病能够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2024年04期 v.60 146-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5K]
    [下载次数:1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羔羊下泌尿道感染的诊疗与分析

    杨洛;朱怡平;石昊;贾旭晨;刘波;李靖;

    <正>泌尿道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s, UTI)是指泌尿系统,即肾脏、输尿管、膀胱或尿道等部位的感染。在山羊中常见的感染类型为下泌尿道感染,即膀胱或尿道感染,相关病例的文献报道较少~([1])。下泌尿道感染如未经及时治疗,则可能蔓延至肾脏,导致肾盂肾炎等严重后果。生殖道先天发育异常患羊可能伴发泌尿道感染、子宫积液、前列腺感染或支持细胞瘤等疾病~([2])。近日,本院接诊了1例羔羊生殖道先天发育异常伴下泌尿道感染病例,

    2024年04期 v.60 152-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行业管理

  • 中国肉牛养殖人员对运输应激的认知调查

    贾旭晨;宋智观;刘波;马艳荣;善刚;庹世友;朱怡平;李靖;

    运输应激一直是肉牛行业关注的重要问题,生产管理不当可能对肉牛健康造成极大危害。北牛南调和异地育肥使肉牛运输成为我国大动物运输的主体,但由于缺乏相关规章制度,很多运输管理细节缺乏标准,操作仍主要依靠经验。目前,针对我国肉牛运输状况进行的调查较为缺乏,本试验目的是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我国肉牛运输现状以及肉牛养殖人员对运输应激的认知水平进行统计分析。本试验通过勃林格殷格翰动物保健公司平台,向我国各省的肉牛养殖人员发送在线问卷,在2周内共收到160份有效答卷,问卷主要调查内容包括国内肉牛运输现状、养殖人员对肉牛运输应激的认识以及牛呼吸疾病综合征(BRDC)的防治现状等。结果显示,我国大多数肉牛养殖人员对运输应激有一定认知,同时也采取了一定的预防措施,但运输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建立符合我国畜牧业国情的肉牛运输相关规章制度十分必要。

    2024年04期 v.60 154-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0K]
    [下载次数:1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入编通知

    <正>《中国兽医杂志》主编先生/女士:我们谨此郑重通知:依据文献计量学的原理和方法,经研究人员对相关文献的检索、统计和分析,以及学科专家评审,贵刊《中国兽医杂志》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即第10版)之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除草地学、草原学)类的核心期刊。

    2024年04期 v.60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7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启事

    <正>1.本刊热忱欢迎广大作者、读者积极投稿,收稿网址:http://zsyz. cbpt. cnki. net,或发送至电子信箱vetzzhi@cau. edu. cn,本刊从不收取审稿费、稿件处理费等费用。2.本刊不提前收取版面费,而为文章刊登前一个月方通知作者收取。3.本刊收取版面费只接受作者通过邮局汇款、个人或单位之间银行转账,收款单位名称及发票公章均为中国农业大学。绝非私人之间通过银行卡结付(收款方绝非个人账户)。

    2024年04期 v.60 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