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兽医杂志

 
访问量:502990
日访问量:47

禽流感病原学与流行病学专栏

  • 2024年安徽省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遗传进化和抗原性分析

    李玉冬;周迎春;段倩倩;曹婕;董金泽;陈洪壮;束思成;佟琪;赵传阔;王维;刘畅;王军;陈静;蒲娟;何长生;朱良强;

    为了解析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IV)在安徽省的遗传进化特征和抗原性变化,本试验于2024年在安徽省城乡农贸活禽市场、家禽规模养殖场和屠宰厂采集家禽咽拭子并进行AIV分离鉴定。挑选4株2024年安徽H9N2亚型AIV分离毒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后,结合安徽省所有H9N2亚型AIV公开序列数据,进行8个基因片段(PB2、PB1、PA、HA、NP、NA、M、NS)的同源性分析、遗传进化分析、关键氨基酸和糖基化位点分析以及抗原性分析。结果显示,本试验共采集了1 033份拭子样本,鉴定出334株H9N2亚型AIV,分离率为32.33%。4株2024年安徽H9N2亚型AIV分离毒株的PB1、PA、HA基因序列一致度差异较大(88.65%~98.05%),而PB2、NP、NA、M、NS基因序列一致度较为接近(92.19%~99.08%)。HA基因的遗传进化分析显示,2株鸡源和1株鸭源H9N2亚型AIV分离毒株属于B谱系的B4.7.2分支,1株鹅源H9N2亚型AIV分离毒株属于B谱系的B4.7.3分支;PB2、PB1、PA、NP、NA、M、NS基因遗传进化分析显示,2024年安徽H9N2亚型AIV分离毒株与近年来的人源H9N2亚型AIV分离毒株遗传距离接近,2024年2月鸡源H9N2亚型AIV分离毒株的PA基因与野鸟源H9N2亚型AIV的亲缘关系较近。关键氨基酸分析显示,与参考株序列相比,4株2024年安徽H9N2亚型AIV分离毒株HA蛋白的130-loop、150-loop和190-helix存在明显氨基酸多态性;鹅源H9N2亚型AIV分离毒株HA蛋白在第289~291位可能出现了N-糖基化修饰的缺失,值得关注。抗原性评估显示,2024年安徽H9N2亚型AIV分离毒株均属于当前优势流行的抗原群,鹅源H9N2亚型AIV分离毒株表现出明显的抗原漂移。结果表明,2024年安徽H9N2亚型AIV在不同宿主中显示出较高的遗传多样性,HA蛋白的受体结构域存在变异和抗原性漂移,有向家禽和人类传播扩散的风险隐患。

    2025年07期 v.61 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84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 ]
  • 2023—2024年我国部分地区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流行病学调查和疫苗株筛选

    王金右;车艳杰;宋新宇;张博文;付旭彬;孙英峰;

    为了解2023年12月—2024年9月我国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IV)的分子流行病学和遗传变异情况,并筛选免疫原性更好的H9N2亚型AIV疫苗株,本试验自甘肃、广西、山东、河北、辽宁、黑龙江、广东、湖北、江苏、安徽、河南、内蒙古和山西采集280份疑似AIV发病肉鸡和蛋鸡的临床样本,进行AIV-H9亚型核酸检测、HA基因测序分析和病毒分离,并采用分离毒制备油乳剂灭活疫苗,与购买的商品化三联灭活疫苗进行交叉血凝抑制(HI)试验和攻毒保护试验,以筛选出免疫原性较好的毒株进行攻毒保护试验。结果显示,280份样本中24份呈H9N2亚型AIV阳性,24份阳性样本的HA基因均属于h9.4.2.5分支(也被称为Y280谱系),它们之间的HA核苷酸同源性为90.10%~99.90%,氨基酸同源性为91.44%~99.82%。24份阳性样本的HA蛋白裂解位点均为~(333)PSRSSR↓GLF~(341),符合低致病性AIV特征;HA蛋白受体结合位点变异主要表现为在R381K、Q234L和T198V的突变。将24份阳性样本接种无特定病原体(SPF)鸡胚获得9株分离毒,其中A/Chicken/Shandong/JY17/2024(H9N2)(简称SD17株)交叉HI抗体滴度较高,且制备的油乳剂灭活疫苗对流行毒株的免疫保护率不低于90%。结果表明,h9.4.2.5分支为我国H9亚型AIV的HA基因主流分支,结合关键氨基酸位点分析,H9亚型AIV逐步向哺乳动物适应性和气溶胶传播方向发生变异。本试验分离的A/Chicken/Shandong/JY17/2024(H9N2)制备的油乳剂灭活疫苗对H9N2亚型AIV流行毒株的免疫保护效果良好,可作为疫苗候选株用于研制新型H9N2亚型AIV疫苗。

    2025年07期 v.61 12-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2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2023—2024年山东省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的遗传进化分析和生物学特性研究

    高振涛;高斌;张瑞华;徐彤;李旭冬;

    为了解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IV)的遗传进化规律、分子变化特征和潜在的跨种传播可能性,本试验对2023—2024年采集自山东省境内养殖场的病鸡肺脏病料进行病毒的分离鉴定、全基因组测序、同源性分析、遗传进化分析、分子特征和进化分析,利用反向遗传操作技术构建亲本毒株(SD11、SD341)和重组毒株(re_SD341),将重组毒株PA基因中携带的宿主适应性位点突变为禽源模式(PA-R356K/N409S),检测3株毒株在不同宿主细胞中的复制能力,并进一步检测SD341和re_SD341毒株对小鼠的致病能力。结果显示,从54份病料中分离获得2株H9N2亚型AIV,2株分离株与2000年之后国内疫苗株同源性较高,核苷酸相似性达90%以上;HA基因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2株分离毒株均属于B分支中的B4.7.2分支,且8个基因片段均与一些人源分离毒株亲缘关系较近,其中HA、PB1、PB2和PA基因与一些人源分离毒株的核苷酸相似性超过90%;分子特征分析结果显示,2株分离毒株HA蛋白裂解位点均为PSRSSR↓GL,符合2020年左右B分支中流行毒株分子特征;与早期代表毒株相比,NA蛋白茎部均有缺失且在第368位均增加1个新的潜在糖基化位点;2株毒株的HA、PB1、PB2和PA蛋白均携带宿主适应性突变位点,其中PA蛋白发生K356R和S409N适应性突变;生物学特性验证结果显示,与re_SD341重组毒株相比,SD341亲本毒株在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A549)中的复制能力更强(P <0.000 1),并且在一定时间内可导致小鼠的体重明显下降。结果表明,本试验分离的2株H9N2 AIV毒株均为低致病性毒株,病毒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异进化,其中一些病毒蛋白包含哺乳动物适应性突变,增加了其跨种传播的风险,本试验结果为我国H9N2亚型AIV的进化提供了参考,为禽流感综合防控和公共卫生安全提供了数据支撑。

    2025年07期 v.61 2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39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2022—2024年美国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最新流行形势

    韦庆兰;段旭升;李亚玲;

    自1997年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PAIV)首次暴发至今,该病毒已逐渐演变成为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和畜牧业领域的重大威胁。值得关注的是,当前流行的2.3. 4.4b分支显著增强了病毒的传播能力,并提升了其跨物种传播的潜力。美国作为受H5N1亚型HPAIV影响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不仅呈现家禽疫情频发的态势,更相继出现多起奶牛等哺乳动物感染的病例报告,疫情的复杂性与日俱增。目前,美国已出现多例H5N1亚型HPAIV感染人类的病例,特别是奶牛和家禽养殖的从业人员,表明H5N1亚型HPAIV可通过禽类-哺乳动物-人类多级传播链实现跨物种传播,其表面蛋白关键氨基酸位点的适应性突变提示潜在的人际传播风险,进一步加剧公共卫生安全面临的挑战。本文对H5N1亚型HPAIV,尤其是2.3. 4.4b分支在美国2022—2024年的流行趋势展开综述,深入分析了其演化过程、传播途径和跨物种传播特性,并对美国现行的防控策略进行探讨,旨在为我国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防控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2025年07期 v.61 35-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2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研究论文

  • 山东省猪源和鸡源致泻性大肠埃希菌耐药性特征分析

    陈玉;王鹤佳;赵琪;程敏;刘芳琴;崔明全;张纯萍;李霆;张启迪;

    为了解山东省养殖环节致泻性大肠埃希菌(DEC)的耐药性特征,本试验从山东省10个城市35个养殖场共收集猪和鸡相关样本120份,对大肠埃希菌进行分离培养和质谱鉴定,使用多重荧光定量PCR方法对分离菌株进行致病类型鉴定,并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耐药表型分析,最后对分离菌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基因型特征和系统发育关系分析。结果显示,从120份样本中共分离出110株大肠埃希菌,其中33株为DEC,77株为非DEC;33株DEC中包括肠聚集性大肠埃希菌(EAEC)27株、肠产毒大肠埃希菌(ETEC)4株、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EHEC)2株。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在检测的25种药物中,DEC对氨苄西林(81.82%)、氟苯尼考(81.82%)和氯霉素(81.82%)的耐药率较高,DEC与非DEC的耐药率无显著性差异(P> 0.05),鸡源DEC对卡那霉素、新霉素、头孢噻肟、妥布霉素和氨曲南5种药物的耐药率显著高于猪源DEC(P <0.05或P <0.01)。全基因组序列分析结果显示,33株DEC共包含27种ST型,其中ST10为优势型别;共携带41种耐药质粒,其中以ColRNAI最为常见;共携带54种耐药基因,包括氨基糖苷类(15种)、β-内酰胺类(12种)、磺胺类(9种)、氟喹诺酮类(4种)、酰胺醇类(4种)、大环内酯类(3种)、四环素类(3种)、多磷类(2种)、多肽类(1种)和利福霉类(1种)。其中,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aph(3′)-IIa在DEC中的携带率显著高于非DEC(P <0.05),而aadA5的携带率则显著低于非DEC(P <0.05)。研究表明,山东省猪源和鸡源DEC耐药严重,耐药质粒和耐药基因种类繁多,菌株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本试验结果可为优化畜牧业抗菌药物使用管理策略提供关键数据支持,也为防控DEC相关腹泻暴发和耐药性扩散提供科学依据。

    2025年07期 v.61 43-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5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含尼帕病毒N基因和L基因的假病毒构建及其应用

    崔超杰;张慧;刘春菊;魏荣;张永强;崔进;戈胜强;李金明;蔡玉梅;王志亮;

    尼帕病毒(Ni V)作为高致死率的人兽共患病病原,受到世界各国广泛关注。为了获得快速灵敏的检测方法和安全稳定的阳性标准品,本试验将Ni V N和L基因同时插入假病毒转移质粒PLJM-GFP中,与包装质粒共转染人胚胎肾(HEK293T)细胞,收集并浓缩病毒液,测定转染后48和72 h收集的假病毒滴度,于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假病毒形态,并进行PCR扩增和测序鉴定。以世界动物卫生组织推荐的Ni V检测引物对包装的假病毒进行验证,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 PCR)技术对不同标准和文献中的4对Ni V检测引物进行特异性和敏感性分析,并对构建的Ni V假病毒进行均一性试验、短期稳定性试验和抗RNase A降解试验。结果显示,转染后48和72 h收集的假病毒滴度分别可达2.72×10~5和3.47×10~4 IU/m L,电子显微镜下假病毒呈圆形、有囊膜的颗粒。测序结果显示,Ni V假病毒核酸中成功插入N和L基因片段;4对Ni V检测引物特异性良好,均可用于Ni V检测,其中,在研国家标准检测方法中引物的灵敏性更高,病毒的检测下限为10~0 IU/m L;Ni V假病毒均一性良好,可在4℃条件下稳定保存至少7 d,且能够抵抗一定量的RNase A降解。本试验成功包装含有Ni V N基因和L基因的假病毒,并对其进行初步应用和稳定性研究,为尼帕病毒性脑炎的防控提供物质储备。

    2025年07期 v.61 56-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8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水禽细小病毒LAMP及其可视化通用检测方法的建立

    戴银;周慧琴;谷思琴;胡晓苗;王洁茹;殷冬冬;尹磊;沈学怀;潘孝成;赵瑞宏;周学利;侯宏艳;

    为了建立鹅细小病毒(GPV)和番鸭细小病毒(MDPV)通用的检测方法,本试验以GPV和MDPV两种水禽细小病毒的NS基因保守序列作为靶标,设计了1组特异性引物,优化建立了水禽细小病毒的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和LAMP-羟基萘酚蓝(HNB)可视化通用检测方法,并对2种方法的特异性和灵敏性进行检测。采用常规PCR、LAMP和LAMP-HNB对10份水禽临床样品进行检测,以评估2种方法的实用性。结果显示,LAMP方法的最佳反应温度为65℃、反应时间为60 min。2种方法仅能扩增GPV和MDPV,而对其他5种常见水禽病毒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最低检出浓度均为1×10~(-5) ng/μL。2种方法与常规PCR的检测结果一致,符合率达100%。结果表明,建立的LAMP方法和LAMP-HNB可视化方法具有灵敏性好、特异性高、仪器要求低和可视化等优点,可为水禽细小病毒的现场快速检测提供技术支撑。

    2025年07期 v.61 63-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3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PRP对马关节软骨外植体炎性和分解代谢反应相关因子的影响

    侯佳骐;彭聪;王宇诺;申佳仪;宋世豪;蒋辉;王炜;仲广智;李靖;朱怡平;

    为探索富血小板血浆(PRP)缓解软骨组织炎性反应和分解代谢反应的作用效果,本试验采集并培养健康马匹关节软骨外植体,通过添加白细胞介素-1β(IL-1β)体外诱导马骨关节炎(OA)样变化,并分为6个试验组,分别为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曲安奈德处理)、FP-PRP组(新鲜贫白细胞PRP处理)、DP-PRP组(冻干贫白细胞PRP处理)、FL-PRP组(新鲜富白细胞PRP处理)、DL-PRP组(冻干富白细胞PRP处理),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PCR)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分别检测关节软骨外植体的培养基和软骨细胞的炎性反应和合成分解代谢反应相关指标。结果显示,与阴性对照组相比,FP-PRP、DP-PRP和FL-PRP组的环氧合酶-2(COX-2)、前列腺素E合酶(PTGES)和软骨寡聚蛋白(COMP)基因相对表达量下降,但差异不显著(P> 0.05),II型胶原α1链(COL2A1)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下降(P <0.05),培养基糖胺聚糖(GAG)含量极显著下降(P<0.01或P<0.001),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基因相对表达量上升,但差异不显著(P>0.05),而DL-PRP组MMP-13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上升(P <0.05)。结果表明,使用FP-PRP和DP-PRP处理马OA模型能够缓解炎性反应,而使用DL-PRP处理后抗炎效果不佳。PRP能正向调节OA模型的合成分解代谢,具有减缓关节软骨外植体中软骨退化的潜力。

    2025年07期 v.61 69-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8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河南省中牟县圈养孔雀隐孢子虫感染和种类鉴定

    田超;杨开红;温书香;崔小君;张才;

    隐孢子虫病在孔雀养殖业中较为常见,为获悉河南省中牟县孔雀隐孢子虫感染情况和基因遗传特征,本试验对3个孔雀养殖场的190份孔雀粪便样品进行了隐孢子虫形态学观察和基于18S rRNA基因的PCR扩增,对阳性样品进行序列测定,并构建基因遗传进化树,以确定分离株与其他隐孢子虫虫种之间的遗传进化关系。结果显示,190份孔雀粪便样品中9份呈隐孢子虫阳性,阳性率为4.74%;用饱和糖溶液漂浮法初步鉴定阳性虫种为鸡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galli);在调查的3个孔雀养殖场中,2个场存在隐孢子虫感染(感染率分别为7.58%和6.35%),3个场感染率差异不显著(P>0.05);仅在≤90日龄的孔雀中发现隐孢子虫感染,阳性率为9.78%(9/92),91~360和≥361日龄孔雀未发现隐孢子虫感染,不同年龄段孔雀隐孢子虫感染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孔雀隐孢子虫感染率与腹泻症状无相关性(P>0.05);9个孔雀源隐孢子虫分离株形成2条序列(HK1和HK2),与C. galli的相似性分别为96.1%和100%;遗传进化分析显示,2条序列均在C. galli分支上,均与我国鸟(禽)源C. galli分离株同源性最高。本试验为我国首次关于孔雀感染C. galli的报道,进一步丰富了鸟类隐孢子虫感染种类的多样性,且为深入研究C. galli的传播特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2025年07期 v.61 76-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0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文献综述

  • 沙门菌诱导宿主细胞炎症小体应答研究进展

    陈亚琴;潘志明;焦新安;胡茂志;

    细胞内炎症小体应答是沙门菌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研究的热点之一。沙门菌感染激活宿主细胞内炎症小体通路,一方面可诱发细胞焦亡,有助于沙门菌的早期清除;另一方面可介导炎症小体依赖性细胞超活化,促进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的产生。本文综述了沙门菌感染激活宿主炎症小体的应答情况及其对获得性免疫产生的影响,以期为沙门菌致病机理和疾病防控研究提供参考。

    2025年07期 v.61 83-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8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 革兰阴性菌外膜囊泡介导耐药基因和毒力基因传递的研究进展

    赵泽鹏;刘双淇;万珈旭;高东阳;宋军;

    外膜囊泡(OMV)是革兰阴性菌分泌的双层纳米级球形分泌物。OMV能够将细菌成分传播到环境中,成为传递耐药基因和毒力基因的新的水平基因转移(HGT)途径,加速了多重耐药菌株和强毒菌株的扩散,给临床感染治疗造成新的挑战。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细菌OMV的研究进展,包括OMV的组成、生物学功能、产生及调节机制,以不同细菌为例阐述了OMV在传递耐药基因和毒力基因中的作用,并讨论了影响HGT的因素,以期为OMV和细菌的HGT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2025年07期 v.61 89-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0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长链非编码RNA调控宿主与病原体相互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谷九龙;尹艳玲;

    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是一类重要的非蛋白编码转录本,在宿主与病原体的相互作用中具有复杂的调控作用。在应对病原体入侵时,宿主表达的lncRNA可通过调节细胞信号转导和免疫反应清除感染。然而,病原体可操纵宿主lncRNA而逃避宿主的防御反应,还可通过编码lncRNA促进自身的存活和感染。阐明lncRNA在宿主与病原体相互作用中的调控机制对于理解感染性疾病的发病机理和开发新的抗感染策略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总结了lncRNA的一般特征和功能,并重点综述了其在宿主与病原体相互作用中的调控机制,以期为感染性疾病的防控提供参考。

    2025年07期 v.61 96-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8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中西结合

  • 济生肾气丸对小鼠肾间质纤维化的影响

    刘远清;毛艺融;郝智慧;范开;董彦君;王帅玉;

    为探究济生肾气丸对小鼠肾间质纤维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本试验将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纤维化模型(UUO)组、阳性药物厄贝沙坦组[10 mg/(kg·bw·d)]、济生肾气丸组[1.17 g/(kg·bw·d)]。造模成功后,各组小鼠灌胃给予相应药物14 d后,检测小鼠血清尿素氮(BUN)和血清肌酐(Scr)水平的变化,通过苏木精-伊红(H. E.)染色、Masson三色染色观察小鼠肾脏病理形态学变化和肾间质纤维化程度,Western blot检测肾脏纤维化和Hippo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显示,给药14 d后,与UUO组相比,济生肾气丸组小鼠BUN水平无显著变化(P> 0.05),Scr水平显著降低(P <0.05)。与UUO组比较,济生肾气丸组和厄贝沙坦组小鼠肾小球面积明显减小、系膜增生明显减少,肾小球和肾间质纤维化明显减轻,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哺乳动物ste20样激酶1/2 (MST1/2)、Yes关联蛋白及具有PDZ结合基序的转录共激活因子蛋白表达水平均极显著降低(P <0.01)。结果表明,济生肾气丸可以抑制小鼠肾间质纤维化进展,维持小鼠肾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Hippo信号通路有关。本试验揭示了济生肾气丸通过调控Hippo信号通路改善肾间质纤维化的分子机制,为中药复方靶向干预器官纤维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2025年07期 v.61 105-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94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雪白睡莲花醇提物对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代谢水平的影响

    刘丹丹;徐李依娜;李金荣;高函雅;郝宝山;王馨;张伟;

    为了探究雪白睡莲花醇提物(NCAE)对2型糖尿病(T2DM)大鼠模型糖脂代谢的影响,本试验选取健康状况良好的雄性SD大鼠构建T2DM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分为模型组、阳性药物对照组[二甲双胍,200 mg/(kg·bw)]和NCAE组[NCAE,10 g/(kg·bw)],并设正常对照组,连续给药84 d,给药期间每7 d测定1次空腹血糖含量;试验结束后采集血液,测定糖化血红蛋白(GHb)、肝糖原(HG)、肌糖原(MG)、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和低密度脂蛋白(LDL)含量,同时采集肝脏和胰腺组织,通过苏木精-伊红(H. 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空腹血糖含量、GHb、TG和LDL含量均显著升高(P <0.05),HG、MG和HDL含量均显著降低(P <0.05),观察肝脏组织可见肝细胞普遍水肿,肝窦间隙存在狭窄趋势,胰腺组织可见颜色呈现死灰色,腺泡紊乱,内有空泡浸润;与模型组相比,阳性药物对照组和NCAE组T2DM大鼠的空腹血糖、GHb和LDL含量均显著降低(P <0.05或P <0.01),HG、MG和HDL含量均显著升高(P <0.05或P <0.01),观察肝脏组织细胞可见脂肪变性减轻,肝窦排列规则,胰腺组织相对完整,空泡浸润减少。结果表明,NCAE能够通过调节T2DM大鼠模型糖、脂代谢水平干预T2DM的进展。本试验结果为新疆地方药材雪白睡莲花的开发利用和T2DM糖脂代谢紊乱的药物研究提供了相关数据和理论依据。

    2025年07期 v.61 112-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1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兽医临床

  • 北京动物园圈养野生动物疾病与二十四节气气候特征相关性分析

    魏婧洁;普天春;张瑜;张成林;刘学锋;金艺鹏;

    为研究二十四节气的气候特征与圈养野生动物疾病发生的相关性,本文以农历二十四节气为时间单位,将1975—2022年北京动物园圈养野生动物发病资料(共计23 183例)与中国气象信息中心同期节气气象资料相结合,采用分类统计、圆形分布统计和皮尔逊相关系数分析方法,探究二十四节气气候特征对圈养野生动物疾病发生的影响。结果显示,动物的发病情况随节气变化较为明显,呈多峰型分布,发病最高峰为夏至,次高峰为谷雨和秋分。各类疾病在小满、夏至、小暑、大暑、处暑、秋分、小雪、大寒发病较集中。发病率主要与小满、夏至、小暑、大暑节气的气象因素相关,平均气压与小暑时节的动物营养代谢疾病和大暑时节的感染性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病率均呈显著负相关性(P <0.05),平均气温与夏至时节的动物呼吸系统疾病、营养代谢疾病和感染性疾病以及小暑时节的动物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呈显著负相关性(P <0.05),最高气温与小暑时节的动物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呈显著负相关性(P <0.05),最低气温与夏至时节的动物呼吸系统疾病、营养代谢疾病的发病率呈显著负相关性(P <0.05或P <0.01),平均相对湿度与小满时节的生殖系统疾病、夏至时节的感染性疾病和皮肤病以及小暑时节的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均呈显著正相关性(P <0.05)。结果表明,动物疾病的发生在二十四节气中呈现出一定的分布特征,且结合节气对应的气象因素分析发现,部分疾病的发生情况与平均气压等气象因素存在显著相关性。本文结果可为圈养野生动物疾病的预防工作提供参考依据,以便更加全面地保障圈养野生动物的生活质量,提高动物福利。

    2025年07期 v.61 119-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49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 ]
  • 肱二头肌肌腱内侧移位术治疗猫肩关节内侧脱位的病例报告

    张晗;王虓;袁占奎;张彬;

    1只5月龄雌性英国短毛猫因右前肢跛行,几乎不负重而就诊。对患猫进行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该患猫右前肢跛行(跛行评分为3/5分),右肩关节易自发内侧脱位,并可经兽医手动复位,伴有肩部肌肉轻度萎缩,经计算机断层扫描可见其右侧肩盂发育不良。最终确诊该患猫为右侧肩关节发育不良,伴内侧脱位。通过开放式复位和肱二头肌肌腱内侧移位术进行手术治疗。患猫术后患肢功能恢复,可负重行走,且在术后5个月进行电话回访和术后8个月进行X线检查,均显示预后良好。对于猫肩关节内侧脱位,可采用肱二头肌肌腱内侧移位术进行治疗。本文对该病例的诊疗过程进行报道,以期为猫肩关节内侧脱位的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

    2025年07期 v.61 127-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4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犬自体睾丸鞘膜修补陈旧性会阴疝的病例报告

    谢雨珊;刘佳;王欢;高海婷;王姝;李新;

    本文旨在报道1例使用犬自体睾丸鞘膜修补陈旧性会阴疝的治疗效果。对患有陈旧性会阴疝的博美犬进行会阴疝修补,术中发现使用闭孔内肌无法将疝孔完全封闭,随后改为使用犬自体睾丸鞘膜进行修补。采用阴囊尾部去势术的同时获取自体睾丸鞘膜。术后半年进行回访,本病例犬恢复状况良好。结果表明,自体睾丸鞘膜用于犬会阴疝的修补预后良好,阴囊尾部去势术可以很好的获取自体睾丸鞘膜。自体睾丸鞘膜会阴疝修补术对治疗会阴疝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和应用价值,该手术方法成本低、宠物主接受度高,且自体移植物无免疫排斥、感染率低,为犬会阴疝临床治疗提供了参考。

    2025年07期 v.61 131-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7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行业管理

  • 基于典型样本的动物疫病分区防控效率评价

    鲁帆;董立萍;浦华;王祖力;

    疫病防控是实现生猪产业稳产保供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依据不同区域的防疫效率实施精准策略,是提高生猪疫病防控能力的关键。本文基于我国五大区10个省份的调研数据,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对190户养殖场(户)疫病防控投入与产出情况进行分析,进而对五大区非洲猪瘟防控效率进行评价,再运用Tobit回归模型探究影响防控效率的因素。结果显示,中南区和东部区非洲猪瘟防控相对有效,北部区、西南区和西北区防控效率有待提升,规模效率、技术效率是主要制约因素;疫病防控效率受到养殖模式、养殖规模、户主年龄的影响。完善分区疫情精准防控、健全疫病防控技术体系和优化防疫财政支持体系是破解当前防控困局、推动生猪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路径。

    2025年07期 v.61 135-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9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