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为宇,黄维义,Chauvin Alain
本试验比较~3H胸腺嘧啶核苷(~3H-TdR)渗入法和BrdU-ELISA方法测定羊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分离健康羊外周血淋巴细胞,与不同浓度的非特异刺激因子刀豆素A(concanavalinA,1.0,0.5,0.25,0.125,0.0625,0.0313,0.0156,0.0078,0.0039μg/孔)培养,分别用~3H胸腺嘧啶核苷(~3H-TdR)和5-溴-2’-脱氧尿苷(BrdU)标记细胞,测定刺激细胞和对照细胞的每分钟脉冲数cpm或光吸收值OD,计算刺激指数SI和光吸收值差△OD,统计学方法分析SI和△OD的相关程度。同样的方法测定羊试验感染肝片吸虫(Fasciola hepatica)后,在感染早期阶段(PIWO-PIW4)其外周血淋巴细胞在特异性抗原-片形吸虫分泌排泄产物(ESP,5μg/孔)刺激下的增殖。结果表明,刺激指数SI和光吸收值差△OD在两个试验中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46和0.924,SI和OD用均呈强正线性相关。BrdU-ELISA方法无同位素放射物,且敏感、快速、方便,和~3H-TdR渗入法一样可以用于测定淋巴细胞增殖。
2003年06期 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0k] [下载次数:1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沈建忠,何方洋,何继红,王兆芹,张航,江海洋,冯才伟,杨云贵
在建立竞争ELISA方法的基础上,首次研制出检测磺胺二甲嘧啶的单克隆抗体快速检测试剂盒,并对其检测限、精密度、检测范围以及鸡肌肉组织中的添加回收实验做了详细研究。本试剂盒的检测限为1.0ng/ml,检测范围为1.0~81.0ng/ml,批内变异系数<8.9%,批间变异系数<9.5%,在10、60和200ng/ml水平鸡肌肉组织中添加,回收率为64.5%~85.5%,变异系数为6.0%~18.6%。与同类相关德国产试剂盒相比较,阳性符合率为100%。
2003年06期 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k] [下载次数:5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1 ] |[阅读次数:0 ] - 卞建春,郭恒杰,王捍东,王宗元,康世良
<正> 镉(Cadmium)是人们认识较早的一种对动物健康有害的重金属元素。研究发现,镉中毒可引起家畜及人发生多种疾病,如骨质疏松、贫血、心血管疾病、实质器官损伤、生殖机能障碍及癌症等。上世纪70年代,镉被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联合专家委员会确定为仅次于黄曲霉和砷而列于第3位优先研究的食品污染物。动物骨骼包括牙齿中镉的含量测定,不仅是镉中毒与解毒机
2003年06期 9-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4k] [下载次数:1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付利芝,王红宁,曹国文,周淑兰,翟少钦
<正> 猪细小病毒(Porcine parvovirus,PPV)是引起妊娠母猪繁殖障碍的主要病原之一。PPV还可引起仔猪的皮炎和腹泻。我国各省市猪场猪细小病毒血清阳性率也很高。目前对该病的诊断准确率高的方法有间接荧光抗体技术、银加强胶体金技术、聚合酶链式反应法等,这些方法技术条件要求高,难在基层推广应用。血清中和试验、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等操作较为简便,但准确率不高。
2003年06期 1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5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高存福,张延伟
<正> 奶牛腹壁疝较常见,由腹肌断裂引起的乳房疝较少见。笔者在牡丹江市第二奶牛场遇见1例,报告如下。 该患牛系牡市二奶牛场饲养的黑白花奶牛,年龄8岁,体型较大,营养一般,产后3月未孕。该牛于1997年7月12日中午从运动场自由回舍榨乳时,饲养员发现该牛右侧腹壁下方距最后肋骨与软肋结合
2003年06期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赵凯,田文儒,周东坡
<正> 目前,关于羊子宫复旧的文献报道甚少,尤其是在国内,几乎没人做过此方面的研究。自从Uren(1935)开始研究绵羊子宫复旧以来,许多研究者都从组织学和形态学方面作过此方面的研究,已基本阐明了羊子宫复旧的过程和某些影响因素,但报道的结果差异较大,文献报道绵羊子宫复旧的时间为产后第17天(Foote and Call,1969)到第60天(Hon-made,1977)不等。造成此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研究手段不同和子宫复旧完全的判定标准不统一。
2003年06期 16-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5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黄瑞林,印遇龙,李铁军,谭翔文,高纪平,陶礼华
<正> 为了研究营养物质在动物内脏组织的代谢规律,需要测定门静脉的血流速度和取得血液样品。对消化道器官(或称门静脉回流内脏,PDV)来说,主要生理功能是吸收营养,同时本身也要进行各种营养物质的代谢。因此测定门静脉血流速度非常重要。目前测定门静脉血流速度的方式有两种。其一是直接测定,比如安装流量计,另一种是通过示踪剂稀释
2003年06期 19-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k] [下载次数:2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6 ] |[阅读次数:0 ] - 金艺鹏,林德贵
<正> 笔者2001年7月至2002年1月对盐酸特比萘芬溶液及片剂(癣净溶液、抗癣特片)进行了临床验证,观察其对犬、猫皮肤真菌病的疗效,同时与克霉唑溶液进行平行比较,报告如下。
2003年06期 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4k] [下载次数:6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0 ] - 董梅,张守发,张国宏,柴方红
<正> 附红细胞体病(Eperythrozoonosis)是由附红细胞体寄生于人和动物红细胞表面或游离在血浆中引起的一种以贫血、黄疸、发热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人兽共患病。近年来,我国猪附红细胞体病的发生和流行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尤其是对仔猪的危害更为严重,有关报道感染率均在90%左右,其发病率在15%~22%不等,死亡率也在3.9%~90%不等,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针对上述情况,为了及早诊断该病和建立有效的防治措施,笔者对部分养猪场感染附红细胞体的仔猪进行了临床表现及部分生理指标测试。报告如下。
2003年06期 23-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赵志刚
<正> 应激本质上是一种生理反应,其目的在于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和保证机体在遭受损伤或功能障碍之后恢复正常。但是,当引起应激反应的应激原超过动物的生理调节限度时,强烈的应激反应就可能引发疾病。如捕捉和运输所引发猪白肌病;犬进食时经常受到不良刺激可引发胃溃疡;产仔后受到惊扰的猫科动物可能出现食仔等。应激性疾病,在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过程中,是特别值得关注的问题,因为野生动物与家畜、家禽相比,它们对应激原的耐受程度更低。现将本园东北虎应激性疾病1例,报道如下。
2003年06期 25-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下载次数:1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刘振湘,曾元根
<正> 猪弓形虫病是由龚地弓形虫(Toxoplasmagondii)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性疾病。可感染200多种动物和人类。根据不同国家和使用不同的诊断方法测定猪的发病率为7%~86%,死亡率高达60%以上。近年来该病在我国时有发生,给养猪业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也给人民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威胁,据报道,人群的平均感染率约25%~50%,有人推算全世界约有1/4的人感染弓形虫。2001年11月湘南某猪场暴发猪弓形虫病,报告如下。
2003年06期 26-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林景生
<正> 2001年4~5月,某猪场暴发一种以体温升高、厌食为主的疾病。根据畜主介绍:2001年4月5日开始发病,并逐渐蔓延,有的一栏发生1~2头,有的一栏发生3~4头,哺乳仔猪及刚断奶猪发病较严重,中大猪病情较轻,母猪不发病。畜主曾用卡那霉素、庆大霉素、氨苄青霉素、先锋霉素、磺胺类药物等治疗效果不明显,至5月20日,已有将近200头猪发病,死亡40多头。笔者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实验室检验,确诊为暴发性钩端螺旋体病,报告如下。
2003年06期 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济培,卢玉葵,陈建红
<正> 衣原体病为一种人畜共患病,在畜禽中广泛存在,家禽中以鸽最为易感,引起鸽群的长期带菌或发病,导致鸽只生长不良,消瘦,眼炎,抵抗力与生产性能下降等,甚至会传染给与病鸽接触的饲养员、兽医工作者及销售人员等,危害人类的健康。部分鸽场的鸽群类似衣原体的病症时有出现,为了了解广东的养鸽场的鸽群衣原体的感染情况,我们对部分鸽场的鸽群进行了本病的血清学调查,以积累一些相关资料。
2003年06期 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韦进钟,陆恩容,翁亚彪,林辉环
<正> 鸡新勋恙螨的致病性虽然不强,但寄生数量多时引起病鸡瘙痒不安,影响采食和休息,阻碍病鸡的生长发育。而且病鸡痘疹状的皮肤外观令人生畏而影响售价。在广州的城乡结合部和南海、三水的一些村镇周围常可见本地农户或外来工在野外搭建棚舍,将一二千到三四千只黄鸡放养于舍外的环境中。这些鸡有一定的活动空间,且经常可觅食到一些昆
2003年06期 30-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余树民,邓俊良,左之才,刘长松,彭广能,廖玉辉,石锦江
<正> 2002年2月,四川某一动物园白唇鹿出现食欲降低、腹泻、进行性消瘦,症状持续一个多月后,有4只鹿先后死亡。尸体剖检表现为下颌淋巴结、肩前淋巴结肿胀,硬固,中心化脓,脓汁黏稠呈乳白色,淋巴管增粗、充盈,淋巴液乳白色黏稠;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淋巴结表面和切面有淡黄色或灰白色点状坏死灶,部分淋巴结中心化脓,脓汁为乳白色;脾脏肿大,
2003年06期 3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周伟平,孙力
<正> 2001年7月17日在31团8连一养鹿户发生1例母鹿分娩感染,经诊断属产后破伤风梭菌感染,经过12天的治疗痊愈。1 发病经过及症状 2001年7月15日,畜主发现该鹿嘴部较湿,有时衔草不嚼,食欲欠佳,肌肉轻微颤抖,鼻镜有汗,粪便无异常。经查:该鹿是6月30日
2003年06期 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娟,朱兆荣,王江华,曾广厅,汤忠进
<正> 性激素对动物和人的生殖、发育、生长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但它在体内的分泌一旦出现异常,会引起机体发生一系列的病变。近年来研究发现:天然的雌激素对乳腺癌、前列腺癌和结肠癌都有预防作用,且对肝脏损害很小,并具有抗氧化的性质。现代药理学证明,我国传统的一些中药具有性激素样作用。常用补肾壮阳中药淫羊藿、补骨脂具有抗氧
2003年06期 3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下载次数:2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0 ] - 李艳华,于康震,佟恒敏,田国彬,冯菊艳,李雁冰,包红梅
<正> 流感是一种动物及人类发病的传染性疾病,其病原属于正粘病毒科RNA病毒,由A型流感病毒属、B型流感病毒属、C型流感病毒属和类托高土病毒属组成,A型流感病毒感染人、猪、马、禽类及各种海洋哺乳动物。1997年和1999年禽流感病毒直接感染人事件发生后,禽流感作为人畜共患病得到人类的重新认识。因此,通过对抗流感病毒中药的研究,
2003年06期 35-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9k] [下载次数:4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陈茂盛
<正> 跛行是世界范围内奶牛主要疾病之一,与乳房炎和繁殖力降低构成奶牛饲养业三大制约因素。 跛行可以造成奶牛产奶量减少,繁殖力降低,因治疗使用抗生素导致牛奶污染,使奶牛体重和体况降低,使青年奶牛早期淘汰。
2003年06期 38-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2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多海刚,田克恭
<正> 脑心肌炎病毒(Encephalomyocarditis virus,EMCV)是一种传播广泛、侵犯多系统的病毒性传染因子。可自然感染啮齿动物、非人灵长类动物和猪。猪自然感染EMCV可造成突然死亡和实质器官的广泛病理损伤,母猪感染还可造成繁殖障碍。
2003年06期 4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3k] [下载次数:3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夏兆飞,郝力力
<正> 耳炎是犬猫临床实践中常见的现象之一,它可分为3种类型:外耳炎、中耳炎和内耳炎。外耳炎仅仅影响外耳道;中耳炎通常是由于中耳所受感染扩散而引发鼓膜的破损;在一小部分病例中,感染可进一步向内发展,从而引发内耳炎。耳炎不是一种疾病,许多特殊的病因和非特殊性的病因均可引起外耳道的肿胀发炎。
2003年06期 44-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下载次数:7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庞长明
<正> 1 发生情况 扎鲁特旗一屠宰场自2001年8月份运行以来情况一直很好,突然发现最后1天待宰猪精神沉郁,体温高,在颈部有红斑,其他方面正常,当时考虑可能是运输过程中碰撞引起的,故出了准宰决定。
2003年06期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龙亚博,龙小海,龙刚正,汪德珍,唐朝凡,周朝杰
<正> 犬病临床门诊中惊厥病例并不罕见。病犬就诊时呈危重惊厥状态,呼吸高度困难,张口呼吸,每分钟达100多次;全身强直颤抖特别是口部颤抖使病犬唾液随呼吸喷出,伴随着急促的喘气声和喷水声以及舌拌动噼啪声;不断抖动的舌在病犬尖厉的齿上刮划出鲜血;头颈腿腰僵硬,身躯呈角弓反张状,眼球突出不能旁视。此时对外界环境刺激和犬主人的呼唤没有反应。病情危急,必须尽快处理,及时采取正确有效的医疗救助。
2003年06期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杜小燕,蒋金书,李志强
<正> 从20世纪40年代以来,每5年就有一种新的抗寄生虫药开发上市,每种新药的药效提高近50%。因此,使用剂量从Phemothiazine(1940s)的60mg/kg到Oxfendazole(1970s)的5mg/kg。但是,阿维菌素类药物的发现(Burg et al,1979),使抗寄生虫药的药效比同时代的药提高了25倍,使用剂量从
2003年06期 47-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7k] [下载次数:5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向阳,向明轩
<正> 河南省信阳市一个有200头生产母猪的个体养猪场,在2001年6~7月份陆续发生母猪繁殖障碍和哺乳、断奶仔猪急性和亚急性的热性传染病,首先怀孕母猪大批流产、早产和产死胎、木乃伊、畸形、弱仔,接着哺乳仔猪和断奶仔猪出现大批发病、死亡,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该场主求助于我场兽医化验室进行化验诊断,确诊为猪附红细胞体和伪狂犬病病毒混合感染。针对两病的特点,采用紧急药物添加和伪狂犬病疫苗接种以及严格隔离消毒、灭鼠、灭蚊蝇
2003年06期 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安先强,邹孔桃
<正> 西瓜味甘,性寒。具有清热解暑,除烦止渴,消肿止痛利小便的作用。可治暑热烦渴,热盛津伤,小便不利,喉痹,口舌生疮,口腔炎,咽喉炎,牙龈肿痛等上呼吸道及口腔疾病。但腐烂的西瓜牛吃后极易引起中毒。主症为:四肢无力,精神倦怠,头低耳耷,嗜睡。食欲减少或废绝,拉恶臭稀粪。排尿困难,呼吸急促。全身水肿,尤以肛门、阴门、乳房、头部、眼睑、四肢明显。笔者在多年的实践中,采用中西药结合治疗此病7头,治愈6头,治愈率87.5%。现就一典型病例介绍如下。
2003年06期 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祁尚绥,刘学森
<正> 2001年7月份以来,由于降雨集中等气候因素,山东省东营市暴发了以小尾寒羊发病为主的矛形双腔吸虫病,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报告如下。1 流行病学调查 2001年,我市7、8月份降雨集中,为双腔吸虫的中间宿主的大量繁殖提供了条件。
2003年06期 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沈录智
<正> 钱癣是由皮肤真菌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皮肤病,主要特征是在皮肤上出现界限明显的圆形癣斑,在癣斑上覆有硬皮鳞屑。山羊钱癣临床报道得很少,国内外传染病书籍对山羊钱癣的介绍资料也少。笔者在同一羊场不同年度遇到过几起山羊钱癣的发生,现将其整理报告如下,供同行参考。
2003年06期 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姬国政,魏海峰,刘志立
<正> 2001年6~10月,我区暴发猪附红细胞体病,发病率达95%以上,病死率达30%左右。数十年来该病在我区从未发生,此次发病之快,传播之广,危害之
2003年06期 5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4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魏海峰,姬国政,宋晓
<正> 近几年对附红细胞体病的报道多见于猪、牛、犬等。而对兔的感染报道还没有过。2001年我县猪大面积传染附红细胞体病,而且波及到兔,特以报告。1 病情 2001年6月至9月,我县50%左右的猪感染了附红细胞体病,兔的发病多见于猪患附红细胞体病的养兔户。单户发病率达60%左右,其中老龄兔占65%(刚产后的母兔感染率100%),青年兔占30%,幼兔占5%,死亡率25%左右。
2003年06期 54-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朱凌云,盛水兴
<正> 2001年,苏州地区一直出现鸡肌肉出血症状的病例。根据临床病例统计分析,总结以下几种原因,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收到良好效果。1 有肌肉出血的常见传染病 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以白色水样腹泻、震颤、运动失调及法氏囊先肿大后萎缩,以及出现免疫抑制为特征。剖检见法氏囊水肿、出血;胸、腿部肌肉及肝脏条纹状出血;肾肿大。
2003年06期 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周国基,阙藤程
<正> 1 流行情况 时值春天在动物园一个264只孔雀群中,最初有7只表现精神萎靡、废食,拉白色稀粪,体温40.5℃以上,眼睑肿,眼、鼻粘附多量透明黄白色黏性分泌物,甩头、打喷嚏。用先锋Ⅳ、环丙沙星、病毒灵等药治疗都未能控制疫情,病孔雀逐日增多,至第4天全群发病(公孔雀118只,母孔雀146只),
2003年06期 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宝利,张保伟,滕代平
<正> 2000年9月某种兔繁育场,布列塔尼亚种兔突然发病,引起大批死亡,经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及实验室诊断,确诊为兔病毒性出血症。报告如下。
2003年06期 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邢兰君
<正> 1 发病情况 河北省南和县西三召村豆某饲养的一头3岁多的黄母牛,体重约400kg,2001年2月20日早5点临产。努责后宫颈口露于阴门外,但不见胎犊产出,母牛起卧不安,速请当地兽医诊治。当地兽医把手伸进宫颈内,强行牵拉出胎犊头,颈后部卡在宫颈口处,无法拉出,头拉出时胎犊还活着,约3min
2003年06期 56-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孙卜权
<正> 梅花鹿维丁胶性钙过敏反应在兽医临床上极为罕见,笔者在门诊工作中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 2001年5月2日上午10时,我市潮水镇六十里堡村村民李某饲养4月龄梅花鹿。因患佝偻病来站就诊。当时用人用维丁胶性钙2ml进行肌肉注射(该药系开封双汇生化制药厂生产,批准文号豫卫准字
2003年06期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朱新明
<正> 1 发病情况 2001年2月14日,某养殖户饲养的一批土杂麻鸡(32日龄)开始出现流泪、双眼紧闭、眼睑肿胀病鸡,后迅速在鸡群中蔓延,发病率约
2003年06期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鸿雁,张雅君,汪国东
<正> 近年来因奶牛数量的增加,胎衣不下病例也逐年增多,在诊疗中也经常出现因胎衣剥离不净而引起败血症的病例。现将其典型病例及诊疗经过介绍如下。 病例1:双城市万隆乡李某自养7岁黑白花奶牛,产后因胎衣不下而由当地兽医进行手术剥离。在剥离胎衣后的数日内病牛仍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
2003年06期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孟令峰,王忠亮,吴春荣,苗青,张宪琴
<正> 梅花鹿钙磷比例失调引起鹿跛行的疾病,临床少见。现报告我们遇到的一起病例。1 发病情况 2000年10月份,定陶县王双楼三鹿鹿业有限公司鹿场,从外地引进梅花鹿60余头,粗料以树叶、干草、玉米叶为主,精料喂以玉米、豆粕、麦麩。2001年4月下旬,发现有10余头鹿有轻微跛行现象,掌骨外侧有蝉样大小骨赘,主要发生于2~3岁鹿群,幼鹿少发。精神食欲均正常。
2003年06期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彭芳珍,佘锐萍,马卫明,宋俊霞
<正> 冠状病毒又称日冕病毒,在自然界广泛存在,其自然宿主涉及人和鸡、鼠、猪、狗、火鸡、牛、马、猫、水貂、鸭、绵羊、兔、猎豹等多种动物;在患肺炎及健康猫、猴和兔的粪便中也发现了类冠状病毒。本科病毒具有嗜胃肠道、呼吸道和神经系统特性,分别可引起相应的症候群。
2003年06期 59-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2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关德欣
<正> 两性猪又叫“二异子”猪。在临床劁骟工作中偶尔能遇到,约占每年所劁猪的0.2%左右。本例雄性假两性猪子宫蓄脓本人是首次遇到,报告如下。 东岗镇西参村刘某家饲养的一杂种母猪产仔12头,其中公猪4头,母猪8头。2001年9月23日已30日龄,畜主前来兽医站请求劁猪。 其中一小母猪体重约10kg,按常规保定消毒后,用笔式去势器切开皮肤、腹肌,点破腹膜后,不见子宫角溢出。用刀柄扩创后仍不见子宫角溢出,只见有一似输卵管伞颜色较粗的物体(但不是肠管)阻塞
2003年06期 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丽霞,沈国顺
<正> 病理剖检诊断是诊断鸡病的一种重要手段。许多鸡病,通过剖检所观察到的特征性病理变化,再结合流行特点及发病症状,即可做出确切的诊断。
2003年06期 6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k] [下载次数:1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