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兽医杂志

 
访问量:499248
日访问量:102

  • 肠结肠炎耶尔辛氏菌研究报告

    李祖盛;蔡杰;向顺华;宁小军;韩松林;刘尧服;廖延雄;

    本文系肠结肠炎耶尔辛氏菌研究的综合报告。报告中对48个血清型肠结肠炎耶尔辛氏菌(Yer-sinia enterocolitica,简称 y.e.,下同)与三种布鲁氏菌之间的血清学交叉反应作了系统调查,首次发现除 y.e.0:9外,还有 y.e.0:22、y.e.0:28、y.e.0:35、y.e.0:46与三种布鲁氏菌有不同程度的交叉反应;初步探讨了交叉抗原抗体之间的关系,证实了 y.e.之间存在着共同抗原;利用 y.e.共同抗原确立了四种 y.e.与布鲁氏菌血清学交叉的鉴别方法,其中以间接血凝法为优;研制了冻干致敏血球诊断试剂;在国内,首次测定了二株 y。e.DNA 中 GC 百分含量;研制了成套的 y.e。单因子诊断血清。

    1989年03期 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7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小型猪感染兰氏R群链球菌病

    高齐瑜;王新海;马理武;陈德威;

    <正> 链球菌是人畜的重要病原菌。猪链球菌病致病菌株多属兰氏(Lancefield)C、D、E、L 和 S 等群。常见病征有关节炎、心内膜炎、脑膜脑炎、颈部脓肿和败血症。六、七十年代,我国南方各省发现以急性败血症和脑脊髓膜脑炎为特征的猪链球菌病,其病原菌属兰氏 C 群。Jones(1976)提到兰氏R链球菌可分离自猪的皮炎。Roxanna 等(1979)报道了与兰氏 R 群链球菌致病相关的猪肺炎。Parker(1977)描述了几内亚猪感染肺炎链球菌的肺外病变。梅本弘明

    1989年03期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9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调痢生(Tiao Li Sheng)调整多种动物下痢的试验和应用

    何明清;陈代荣;谢镜怀;易成林;杨丕玫;王红宁;胡未一;侯德联;林永祯;

    <正> 动物下痢尤其幼畜和雏禽下痢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其病原较复杂,除非特异性因子外,特异性病原如仔猪下痢有细菌、病毒、螺旋体和原虫等。本项试验目的是试图用我们研制的调痢生(又名8501)防治畜禽下痢。1985—1987年我们对调痢生进行了人工感染治疗、药物对比、批量应用以及制造调痢生菌种的形态、培养、生物学特性及毒性等试验。报道于后。一、菌种特性试验菌种系从健康动物体内分离的许多

    1989年03期 8-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5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鹌鹑主要内脏器官增重率的研究

    刘佐桢;

    <正> 鹌鹑是高产家禽之一。为了掌握鹌鹑的科学饲养管理方法,以利于促进鹌鹑饲养业的发展,提高生产和经济效益,有必要系统地研究鹌鹑的各主要内脏器官在不同时间内正常的增重规律以及饲养条件对机体生长发育的影响。今将研究的初步结果,简报如下。材料和方法试验鹌鹑系北京种鹌鹑场杂交个体和河北农业大学鹌鹑场自繁自养的个体。自1980年开始,每年定期孵化育雏,在育雏和成年鹌鹑期间均是定期作观察,共解剖466只,

    1989年03期 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血浆铜蓝蛋白在诊断牛钼诱导缺铜病中的价值

    王宗元;

    <正> 铜蓝蛋白(Ceruloplasmin)是α_2球蛋白呈淡蓝色,其分子量约为134000道尔顿。每个蛋白质分子上牢固地结合了6—7个铜原子,此外还有10个以上的铜原子与该蛋白质松散地结合在一起,它们可以被 Chelex-100透析液析掉。1947年 Holmberg 和 Laurell 第一次分离了血浆内铜蓝蛋白质后,人们曾认为它是血浆中运输铜的主要蛋白质。它只能由肝脏合成。人和大鼠血浆内有90%的铜与该蛋白结合在一起,它不仅是铜的载体,而且是

    1989年03期 14-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8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吡喹酮注射剂治疗日本血吸虫病 Ⅱ.人工感染黄牛的实验性治疗

    胡述光;李景尚;杨锡玖;王吉星;

    <正> 吡喹酮口服给药对治疗日本血吸虫病具有疗效显著,毒性较低,疗程短,代谢快以及无明显副作用等优点,减虫率达到98.4—100%,但该药价格较贵,口服给药用量大,治疗一头成年牛需药费9元左右。考虑到其经济效益而难以全面推广应用。本研究采用新的溶媒,制成针剂,肌肉注射,探索对黄牛日本血吸虫病的治疗效果。一、材料和方法1.吡喹酮注射液:由北京第三制药厂制

    1989年03期 17-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云南丽江地区马属动物日本血吸虫病流行病学调查及疗效观察

    兰国祥;李占彪;曹士光;李松柏;袁庆明;

    <正> 云南省丽江地区于1954年在丽江、永胜两县发现日本血吸虫病,继而在1976年在宁蒗发现。根据钉螺面积与患病人数,永胜县为重度疫区,丽江县为中度疫区,宁蒗县为轻度疫区。为了尽快控制和消灭血吸虫病,根据全国血研会1984年(兽医组)扩大会议商定,从1964年开始在我区三个日本血吸虫病流行县开展了马属动物日本血吸虫病流行病学调查及治疗试验,初步结果报道如下。

    1989年03期 18-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酒精阳性乳的产生原因与防制

    肖定汉;李兰华;王翔;

    <正> 所滑酒精阳性乳,是指刚从乳房内挤出的奶与等量的70%酒精混合出现凝集现象的牛奶。1983年7月,北京海淀四季青牛场85头泌乳牛,阳性牛24头,占28.4%;1975年5月,门头沟龙泉务牛场52头泌乳牛,阳性牛26头,占50%;昌平南邵牛场124头泌乳牛,阳性牛43头,占36.4%;朝阳将台牛场108头泌乳牛,阳性牛56头,占51.9%。多年来,酒精试验已为乳品厂检测牛奶品质好坏的一个指标,常用来作为评定牛奶

    1989年03期 20-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4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应用“钢管音”诊断奶牛真胃变位的探讨

    王小龙;高金宝;朱映天;陈振旅;王建荣;毕庆平;张树都;

    <正> 近年来随着乳牛业的发展及乳产量的不断提高,真胃变位作为一种生产疾病与日俱增,逐步引起了国内畜牧兽医工作者的重视。我国上海的王贞照(1982)报告了他对67例乳牛真胃变位的诊疗体会,钱锋等(1986)也报告了对15例奶牛皱胃变位病例的诊疗体会。本文作者通过最近五年来对该病21例临床实践,总结真胃变位时应用叩诊与听诊结合方法的诊断经验,结合两例非真胃变位的可疑病例予以探讨。一、21例真胃变位的诊断 21例临床病例,来自南京市仙林牧场10例,卫岗牧场6例,本校实习牧场1例,摄山乳牛场1例,

    1989年03期 2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6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波斯锐缘蜱对四种杀虫剂敏感度测定及用溴氰菊酯药浴家鸡对波斯锐缘蜱杀灭试验

    田庆云;关雁;

    <正> 波斯锐缘蜱(Argas persicus)除传播病毒、原虫等病原体,对人畜造成危害外,还由于该蜱吸食鸡血,也是养鸡业最严重害虫之一。大量吸食鸡血,可使鸡消瘦,产蛋量减少,甚至死亡。随着我国养鸡业的发展,开展灭蜱研究是一项重要任务,但目前在我国还缺乏杀灭波斯锐缘蜱试验资料。作者1985—1987年进行了杀灭波斯锐缘蜱药物试验。报告如下。

    1989年03期 24-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一次暴发鹿巴氏杆菌病的报告

    杨俊;王恩满;咸景芳;金正凤;

    <正> 某农场鹿场养鹿1103只,从1984年9月到1986年3月鹿群大批发病死亡247只,死亡率为22.4%。通过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细菌学检验确诊为鹿巴氏杆菌病。一、流行病学调查鹿场地处半山坡,鹿分养在30个圈舍,每舍25—50只。夏秋季以青草和柞树叶、冬春季以干草和青贮为主

    1989年03期 26-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狼犬肠系膜软骨瘤病例

    郭洪学;郭赞周;孙彩堂;

    <正> 一、发病情况 1986年10月,本县城郊区汪庄村陈××饲养的一头2岁母犬,体况一直正常,在两个月前生下幼犬两只,公母各一,至今生长发育正常。产后月余,曾出现吃食减少,经肌肉注射青霉素、安乃近一次,吃食增加,但最近发现膘情渐差,腹围渐大。体温38.6℃,脉搏120次/分,心律不齐。触诊腹部,感知腹内有硬块,有骨质感,体积较大,前端伸至剑状软骨,后端抵达耻骨前缘,充满大部分腹腔。体外于下腹部向上托起肿块,有游动感。按压肿块时,病犬无疼痛表现。

    1989年03期 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新生仔猪溶血病病例

    赵付友;梁泽成;

    <正> 新生仔猪溶血病是一种免疫性疾病。我团自1986年2—12月断断续续发生六窝,发病者均为杂交母猪,共发病43头仔猪除1头仔猪经调换母猪带养存活外,其余全死亡。一、临床症状:新生仔猪体况良好,吸吮初乳后24小时左右发病,仔猪精神萎顿、散卧、尖叫,皮肤苍白,可视粘膜贫血、黄染,尿呈红色,病猪迅速死亡。病程24—48小时。二、实验室检验:血红蛋白5.8克,红细胞310万/mm~3,红细胞形态大小不均,红细胞直接凝集反应阳性。

    1989年03期 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猫瘟病的诊断和调查

    范国雄;冯士强;于滨;刘瑞萍;

    <正> 猫瘟也称泛白细胞减少症,我校自1985年成立小动物门诊以来,在接诊的2000例中,可疑猫瘟者约占5%,其危害甚大,为此我们进行了调查。一、发病情况和材料来源(一)自然病例1.个人饲养:散在发生,多见于11月份至3—5月份。有的户养7只猫全发病。年龄不限,多发生于5—6月龄至1—2岁之间。也见来小动物门诊去势的猫,于去势后5—9天发

    1989年03期 28-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下载次数:2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 ]
  • 环卵沉淀反应血纸法诊断耕牛日本血吸虫病的试验

    韩明毅;

    <正> 环卵沉淀反应(简称环沉)诊断耕牛日本血吸虫病是一种快速、简便、检出率高的方法。鉴于用全血(干燥血纸)进行间接血凝诊断耕牛伊氏锥虫病效果好,我们进行了本试验,并在1986年底用本法对我市血吸虫病疫区的耕牛进行了普查,结果满意,介绍如下。材料和方法(一)试剂:1.标准抗原:已铺有热处理超声干卵抗原的薄膜,由上海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提供。2.PBS:pH6.8—7.2的生理盐水磷酸缓冲液。

    1989年03期 29-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应用调痢生(8501)治疗兔拉稀的效果

    张孝全;吴建君;

    <正> 兔拉稀又称“下痢”。在我区种兔场,专业户养兔场屡见不鲜,幼兔死亡率达56.6%。我们应用调痢生作了3次试验,共治兔拉稀880例,获得了满意效果。一、试治方法:试验药物由四川农业大学兽医系生产的2—4批调痢生,每毫克含菌量数千万个。对照药物,克痢定和痢特灵。将病兔嘴打开,用小竹片撮够需要药量迅速投入口中。剂量按体重每公斤100毫克计算,每天投药一次,连用2—3次。兔粪呈蛋形,

    1989年03期 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猪败血性链球菌病的诊断及防治

    黄文权;

    <正> 一、发病情况驻军某部通讯连养猪场,饲养猪56头,其中后备母猪1头,断奶一个月小猪12头,40—45公斤中猪43头。分养于一幢6个猪栏,由一人专门饲养。一个月前经驻地附近村兽医员进行过猪瘟三联苗免疫接种。1986年9月19日,发现一个栏中有3头猪欠食,21日晨死亡两头,以后相邻猪栏陆续出现病猪,至9月29日全场共发病猪7头,发病率为12.5%,其中小猪发病1头,占13.3%,中猪发病6头,占82.7%。死亡6头,死亡率10.7%。发病的6头中猪全部死亡。二、临床症状突然发病,欠食或食欲废绝,体温40.9℃—41.7℃,精神沉郁,呆

    1989年03期 30-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鸡法氏囊病的诊断报告

    邓如桂;

    <正> 1986年6月中旬,宁夏饲料公司养禽场从北京引进的罗曼肉鸡在两月龄时发病,病鸡主要表现精神不振,食欲不好,最初拉黄色带泡沫样的稀粪,以后逐渐变浅黄绿色,死亡增加,场兽医从解剖病变怀疑可能是鸡新城疫,但该批鸡在2月龄前曾用新城疫Ⅱ系疫苗滴鼻免疫过两次,当时为减少损失,全部急宰出售,紧接着(7月上旬)75日龄

    1989年03期 3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He—Ne激光对奶牛不妊症的治疗试验

    崔连生;柳春华;周文山;刘中发;张凤亭;孟兆赞;

    <正> 我们于1985年3—10月在本公司第二牧场二队,应用 He—Ne 激光对奶牛不妊症进行治疗。一、器械:北京朝阳激光器械厂制造的直流 He—Ne 4型激光治疗机,输出功率8mW、波长6328,光斑直经0.25cm。二、试验动物:以第二牧场二队1985年配种记录,临床观察和直肠检查3—11月期间发生的不妊奶牛29头、通过确定不妊类型、其中卡他性子宫内膜炎17头,化脓性子宫内膜炎9头,子宫颈炎1头,卵巢萎缩两

    1989年03期 3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母猪子宫脱出症三例

    宋传德;

    <正> 母猪子宫脱出是一种常见病。笔者在临床实践中曾遇3例。脱出情况不同,整复方法也不同,均在短期内治愈。病例一:某农户饲喂2岁母猪,中等营养,体重110公斤左右,产出11头仔猪后,从阴门中脱出似囊状物。病猪起卧不安,频频努责,随之囊状物增大,约两小时右侧子宫角脱出,左侧子宫角套入右侧子宫角内,呈“卜”状翻转脱出。脱出子宫表面呈紫红色,粘膜淤血、水肿,粘有泥土草粪。整复经过:将母猪仰卧保定,后躯吊高,用0.1%高锰酸钾溶液冲洗,除掉子宫表面污物,后用3%明矾水轻揉子宫,用针刺粘膜排出渗出液。助手用洁净纱布托起子宫。术者左

    1989年03期 3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简易小猪保定架

    吴钰;

    <正> 我在给小猪进行疝气手术、阉割后肠子脱出整复、脱肛、脓肿切除、静脉注射等治疗实践中,设计了一架小猪保定架,经多年使用,效果非常满意。一、制作材料(见表)二、制作方法1.把编号5的材料弯成“U”状,弯状两端距离为280mm,然后,把两端间隔均匀地焊接在两根横杆上。2.把编号2的材料弯成“∧”状,弯成的两脚距离为840mm,然后,按图4的规格要求,分别

    1989年03期 34-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兔病毒性出血症的诊断报告

    丁永林;

    <正> 1986年2月河北省青龙县的小商贩骑自行车带着收购的兔皮进入我县岔沟门村王××家收兔皮,几日后王家的兔均死亡,王又到吴××家吃饭,吴家的兔几日后亦均亡。还有养兔户病兔同群的兔拿到集市出售扩散到4个乡13个村发病1900只兔,死亡1883只,致死率99.1%。如养兔专业户施××饲养134只兔其中幼龄兔20只,成年兔114只,全部发病,死亡103只,致死率为90.4%,20只幼兔未发病。我们进行了如下诊断工作。

    1989年03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敌百虫驱小糙仔猪类圆线虫试验报告

    张志芳;李瀛洲;何善福;许易家;

    <正> 1982年我们在农村随机调查122头25公斤以下的小糙仔猪,查出有类圆线虫虫卵的57头,感染率达46.72%。被感染的小糙仔猪轻者影响生长发育,重者造成僵猪甚至死亡。据国内文献所述,驱猪类圆线虫的药物有龙胆紫、四咪唑、噻苯唑三种。对前两种药物我国的临床试验结果是:龙胆紫虽有一定效果但不理想;四咪唑虽有很好的效果,但已明文规定被淘汰;至于噻苯唑则少见于市售,用敌百虫驱猪类圆线虫未见报道,仅

    1989年03期 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猪小肠套叠临床观察

    何森;

    <正> 几年来在工作中见到17例猪肠套叠(经过解剖),其中种公猪两例,种母猪5例,后备猪6例,去势猪1例,仔猪3例。临床症状介绍如下。猪常突然发病,不时呕吐,食欲废绝,结膜充血,心跳加快,卧立不安,持续性腹痛。呈现多种异常姿势,有的前肢伏地爬行,有的仰卧四腿朝天,不停的弹动。全身不时发抖,背腰拱起。频频排便,但量很少,粪

    1989年03期 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麻保静对狮虎狼的保定

    付克领;

    <正> 保定凶猛野生动物是棘手的问题,1986年我们试用了北京科技协作中心精细化学分部研制的保定药麻保静和解救药回苏3号,对华南虎、非洲狮、美洲狮和狼进行保定,并顺利地进行了转运、体检、胎儿剥离和外伤缝合等操作,效果满意。一、药物:10%麻保静注射液,化学名盐酸二甲苯胺噻嗪,具有中枢性镇静、镇痛和肌肉松弛作用。药理研究表明麻保静为α_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而回苏3号则是阻断

    1989年03期 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如何穿好牛鼻环孔和扎好牛笼头绳

    李如七;

    <正> 牛鼻环孔穿得好与不好,关系到牛的调教,牵引。要穿好牛鼻环孔,结好牛笼头,应掌握以下几个要点。一、穿牛鼻环孔年龄应在小牛出生后10个月龄至1.5岁为适宜。体型大的牛一般可以在10个月龄或12个月龄穿牛鼻子;体型小的牛可以推迟至1.5周岁左右进行。二、牛穿鼻环孔部位是在牛鼻中隔中央处,有比绿豆大些呈不规则的浅白色点,穿透时,部位一定要掌握准确,不能太上,也

    1989年03期 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火鸡支原体病诊治报告

    苏经力;苏茹花;

    <正> 阿拉善盟青年养殖场于1985年7月、12月分两批从呼和浩特市引入火鸡124只(青铜19只,贝蒂布55只,尼古拉50只),在巴音洁特镇落户饲养繁殖。次年2月发现火鸡流鼻涕,早晚咳嗽严重,呼吸有呼噜声。继而病鸡眼睑、面部肿胀,口内流粘液,不时地打喷嚏,甩头。天冷时病情加重,死亡率高。用青、链霉素治疗无效。全场共养火鸡171只

    1989年03期 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牛浅层网膜修补疝轮、膀胱破裂

    宋玉和;

    <正> 在临床实践中,常会遇到棘手病例,按常规治疗,往往无济于事。1985—1986年间,先后用牛之浅层网膜,手术修补疝轮、膀胱破裂两例,收效满意。病例1:潍县古地村,患腹下腹壁疝病牛一头,3岁。于1985年7月来诊。据畜主朱××说:该牛拉车不慎翻车,车辕末端抵于肚底部,不久起了个大包,已10天。经确诊为腹壁疝。手术中分离其疝轮粘连的肠管和网膜,因时间久形成直径约10厘米的轮孔。

    1989年03期 38-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治疗烈性马骡四肢骨折体会

    陈钟鸣;吴炳樵;张士荣;

    <正> 家畜骨折治疗固定材料中,常用小夹板石膏绷带,但石膏硬固后,随着局部炎性肿胀的消退,固定部会出现空隙,不重新整理,骨折断端容易发生再移位而影响正常愈合。在拆除时需一套专用工具,整体笨重,装着家畜病肢上造成很大的负担和不适,更不适合烈性马骡。1981年以来,我们试用桐木模夹板代替小夹板石膏绷带治疗烈性马骡四肢骨折九例,效果较好。

    1989年03期 39-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鸭巴氏杆菌病的治疗

    李永泗;纪香玉;

    <正> 鸭巴氏杆菌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我们曾用五种药物治疗病番鸭230只,治疗效果不同,总结如下。一、试验方法1.药物与用法:硫酸链霉素粉针,用注射用水稀释每毫升含0.1克,2毫升/只胸肌注射,日2次;氯霉素片,0.05克/片,0.1片/只内服,日1次;土霉素片,0.05克/片,2片/只内服,日1次;强力霉素片,0.05克/片,0.5片/只内服,日1次;土霉素

    1989年03期 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关于牛鼻钳子的改制意见

    王永宝;

    <正> 对牛的保定离不开牛鼻钳子,而现用的牛鼻钳子,从临床长期使用体会有以下不足:1.体大强壮的牛,一人拉不住,不易把握保定,即使勉强拉住,头部也是左右摆动,操作较困难。2.口服给药时,保定者很难用牛鼻钳子将牛头提起,投药不便。牛呛咳时易喷保定者一身,很不卫生。为此提出改制意见如下。一、具体改制方法1.在钳柄距尾端三分之二处,两侧各铆

    1989年03期 40-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警犬误食敌鼠钠盐中毒死亡诊断

    李丛孝;崔举章;胡尔泌;王恒炜;杨凯;

    <正> 1986年春,呼和浩特市灭鼠活动中,本基地在统一规定时间内投放灭鼠毒饵,5天后发生3条警犬中毒死亡,其它警犬采取积极防范和对症治疗,免遭不幸。一、临床症状精神萎靡、行动迟缓,鉴别追踪不能正常操练,食欲初期稍减,后期废绝。患犬稍加运动后伸舌喘息、呼吸紧迫。口

    1989年03期 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激光针配合传统针刺对家兔痛阈的影响

    祝建新;于船;

    <正> 激光针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和研究始于六十年代末。1969年,苏联学者叶纽申进行了小功率 He-Ne“激光针刺”的研究。西德的 Plog 大夫于1973年提出了“激光针”的概念。实验证明,小功率氦氖激光具有刺激、消炎、镇痛和舒张血管等作用,这与我国传统针灸的作用具有相似之处。于此,我国于1975年将“激光针”试用于临床;于船等于1978年首次将激光运用于兽医领域。此后,大量实验对激光针镇痛、激光针麻醉和

    1989年03期 4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耕牛子宫全脱截除术的改进

    范义仁;孙学平;阮望平;

    <正> 1986年11月18日,1头水牛,母,8岁,患子宫全脱已两天,且行过两次整复未奏效,粘膜又出现5处大小不等(约有铜币大小)损伤坏死,整个子宫粘膜水肿而增厚,变为紫褐色,胎盘显紫红色,再整复无益,因此采用截除术治疗。1.应用2%奴夫卡因溶液50ml,5%葡萄糖生理盐水1000ml,混合一次静脉注射,作传导麻醉。2.对全脱子宫术部广泛应用8%明矾温热水洗净、擦干,后涂75%酒精消毒。

    1989年03期 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马接触传染性子宫炎的实验室诊断

    方元;

    <正> 马接触传染性子官炎(ContagiousEquine Metritis,CEM)是1977年才认识的一种马的急性生殖道感染。其病原菌是微需氧的革兰氏阴性杆菌—马生殖道泰勒氏菌(Taylorella equigenitalis)。本病主要通过交配传染,但也可通过间接接触传染。母马通常在交配后2—10天呈现阴道和子宫颈炎,从阴道流出多量粘液脓性或脓性渗出物。公马感染后一般无症状,但可传播

    1989年03期 45-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7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40例豚鼠志贺氏痢疾杆菌自然携带情况的调查

    柳家玉;李尧清;李光富;贺稚菲;

    <正> 志贺氏痢疾杆菌是人类肠道传染病的常见病原菌之一,非人的灵长类动物亦有感染的报道,至于其它实验动物如豚鼠对此菌的感染和带菌情况在我国则未见报道。由于志贺氏痢疾杆菌分布广泛,而豚鼠有食青草和鲜菜等青饲料的习性,我们认为豚鼠年龄越大接触青饲料的机会也就越多,因而豚鼠带菌及感染的机会也就越多,在调查的40例豚鼠中有35只其年龄在1.5岁左右。我们在1986年6月和1987年3—4月对40例豚鼠作了

    1989年03期 48-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防治仔猪白痢方法

    甘孟侯;

    <正> 张晶华(河南驻马店农校)“三黄散”:黄连9克,黄柏25克,黄芩25克,二花20克,诃子20克,乌梅20克,草叩20克,泽泻15克,茯苓15克,神曲15克,山楂15克,甘草5克。上药混合研末,分成两份,早晚各1份混食喂母猪,连服两剂。仔猪通过吃奶2—3天可愈。先后治疗147头,有效率99.3%,无效0.68%。对照:痢特灵治32头,每头每次0.03克,1—3天有效12.5%,

    1989年03期 50-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关于提高奶牛急腹症治愈率的几个关键性问题的探讨

    王永吉;焦桂琴;

    <正> 近年来我们用手术方法治疗急腹症病牛,成败均有。关于如何提高急腹症患牛的手术治愈率,谈谈看法。一、手术时机问题国内外文献记载及我们临床实践均证明了顽固性瓣胃阻塞、完全性肠阻塞、真胃右方转位及肠变位等疾病,非手术疗法多数无效,而手术时机是关键。具体看法如下。1.瓣胃阻塞:应在发病后1—3日内,用1—2剂大剂量的泻剂、前胃兴奋剂或瓣胃内往入药液治疗无效时,应立即手术。如药物

    1989年03期 5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4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对猪阉割继发症几个问题的探讨

    宋传德;

    <正> 为了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更好地做好猪的阉割手术,现将收集到的54例猪阉割继发症和死亡情况,作简要分析整理,供参考。猪阉割术常因术前检查不仔细、手术方法失宜、消毒不彻底而发生破伤风、阴囊及包皮水肿、精索炎、肠嵌顿、腹疝、内出血、后出血;原发或潜伏性疾病未发现或不重视;术前饲喂过饱,加之术时切口过大,腹压增高常造成肠脱出等。(见表)

    1989年03期 53-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电子计算机在我国兽医上的应用现状

    朱其太;

    <正> 电子计算机在兽医上的应用国外开展的比较早,且范围较广,早在几十年前,微生物的分类鉴定工作中就使用电子计算机。我国是近几年才逐步开始研究的,并取得较好的效果。简介如下。一、应用于兽医情报资料的检索随着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和知识的更新,科技文献的数量也大大地增长,目前每年度文献的摘录量达十几万篇,且内容交叉、重复,如若查找某一资料将很繁重费时,

    1989年03期 55-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1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奇特的脐疝

    黄华祥;

    <正> 在我们的一次外科实习中,见一头公仔猪,包皮口前有一比拳头略小的肿胀物,一看便让人断定这是脐疝。肿胀处的皮肤颜色、完整性与其它部位一致。触之有一定充实感,以为这是没有术前禁食的缘故。把猪仰卧保定,氯丙嗪麻醉,手术进行到深部时,由于

    1989年03期 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全国畜禽口服补液盐应用与研究学术讨论会在京召开

    王清兰;

    <正>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内科研究会举办的全国畜禽口服补液盐应用与研究学术讨论会,于1988年10月20日至24日在北京农业大学召开。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副秘书长刘恒、阎汉平,北京市科委马震华到会并讲了话。出席会议的代表来自14个省市自治区,计45人。会议共收到论文25篇,在大会上交流的有15篇。论文联系生产实际,质量较高,内容涉及治疗的动物有牛(犊牛)、马、羊(羔羊)、猪(仔猪)、猫、犬、经济动物蓝孤及鸡(雏鸡)等,取得纠正多种原因引起的脱水成功率达94%以上。会议邀请中国儿童发展中心,口服补液盐疗法推

    1989年03期 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全国口岸动物检疫工作会议在兰州召开

    李通瑞;

    <正> 为适应对外开放,对内搞活这一新形势的需要,更好地完成当前越来越繁重的口岸动物检疫任务,进一步加强口岸动物检疫管理工作,中国动植物检疫总所于1988年12月20日—29日在兰州召开了全国口岸动物检疫工作会议,有全国46个口岸动植物检疫所和15个动物检疫站的近百名代表出席。大会由刘士珍所长主持,她回顾了1985年在成都召开全国动物检疫会议以来的工作,并提出了今后工作的设想。会议总结和交流了经验,贯彻《条例》及其《实施

    1989年03期 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应当把犬的驱绦工作纳入防疫日程

    李永东;

    <正> 犬是多种绦虫的终宿主,是人畜多种囊尾蚴病的传染来源。各种囊尾蚴病对人畜危害是严重的。为此,应该把犬的驱绦工作纳入正常的家畜防疫日程,并做为保护人畜健康的一项措施来完成。犬体内对人畜危害最大的绦虫有四种,即:泡状带绦虫、多头绦虫、细粒棘球绦虫、豆状带绦虫。由于这些绦虫幼虫的寄生,可引起宿主发病,生长发育受阻,甚至死亡,宰后畜体往往废弃大量脏器-据1979—1981年里黑龙江省对17个市、县寄生虫抽样调查研究资料表明,犬绦虫所造成的危害是严重的。犬泡状带绦虫的寄生率占调查犬数的26%,细粒棘球绦虫的寄生率占调查犬数的3%。而猪细颈囊尾蚴的寄生率占调查犬数的50.6%、羊18.1%、

    1989年03期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