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景煜,陈向经,陈慧珠,潘松年
<正> 大肠艾希氏杆菌的K_(99)抗原和菌株的肠病原性有着密切关系,这种抗原最早是由Sojka所发现,他观察了许多牛、羊的病原菌株,虽然其“O”抗原不同,但具有一个发生交互反应的共同K抗原,标记为“KCO”
1981年11期 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0 ] - 邓普辉,张中庸,韩日衷,白惠敏
<正> 绵羊肺腺瘤病(Sheep Pulmonary Adenomatosis,SPA)在我国首次报道于新疆,1955年至1657年间在来自焉耆和乌鲁木齐地区的屠宰羊中见到11例。在此以前,曾在1951年于甘肃兰州见到一例。本文报道1980年在乌鲁木齐和哈密屠宰绵羊中的绵羊肺腺瘤病。
1981年11期 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许鹏如
<正> 华南地区处于亚热带气候,牛的血孢子虫病普遍流行,给养牛业造成巨大损失,要保证畜牧业的顺利发展,对牛焦虫病进行调查研究是十分需要的。本文报道广州市郊某牧场乳牛双芽焦虫病发病情况,以供防治工作的参考。
1981年11期 6-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6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肖文生
<正> 母畜子宫脱出病是母畜科中较常发生的疾病。此病的治疗方法也很多,但总的原则是将子宫还纳整复,然后采取外固定。如有的用子宫压定器;有的用排球内胎阴道充气
1981年11期 10-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成源达
<正> 圈形盘尾丝虫Onchocerca armillata(Railliet et Heary,1909)属丝虫亚目Filariata Skrjabin,1816丝虫科Filariidae Cobbold,1864。Lingard 1905年首先在印度发现于水牛的主动脉。Tuck 1908年
1981年11期 12-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5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曹焕松,王美京
<正>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互传的慢性传染病。病的特征是咳嗽,消瘦并于某些器官形成结节,继而结节中心发生干酪样坏死或钙化。多种家畜、家禽、野生动物和人对本病均有感受性,畜禽以牛(尤其是乳牛)、猪、鸡发生较多。牛结核病
1981年11期 14-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君贵,杜从新
<正> 大家畜异物性肺炎在兽医临床上屡见不鲜。我院从1979年3月至1980年6月先后共治疗牛、驴异物性肺炎6头,均获得较满意的效果,现将治疗方法介绍如下:
1981年11期 16-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何维明,刘慧珍,马西凤,赵来生
<正> 1980年秋,我省宝鸡县某鸡场,在2—4周龄的鸡群中发生急性传染病,肠壁出现独特的坏死病灶,显微镜检查偶然发现单个的球虫卵,病初诊断为球虫病,应用治疗球虫的药物效果不佳,后经细菌学检查和人工发
1981年11期 18-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邵伟
<正> 本文报告一例母鸡肝癌,对它进行了形态和组织病理学观察。右叶肝有一巨大瘤块。癌细胞呈巢状或梁状排列,互相连结成蜂窝结构。根据观察结果,推断肝癌形成是由肝硬变引起的。
1981年11期 20-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2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贺天涛,李小兵
<正> 羊由于食进的草料经过反刍并在前胃中充分混合、浸软、分解发酵,所以肠便秘较少发生,但若发病,则治疗比较困难。我场的纯种羊曾因肠便秘而受到一定损失。据文献报道,在绵羊网胃直接注射药物,或灌服
1981年11期 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金大增,许福明,马其文
<正> 1981年3月24日,我县西九吉公社五行村大队大批猪、鸡同时发病,有的已死亡。人也同时发病。经县畜牧局、县卫生防疫站现场调查,了解该大队存有大批氟乙酰胺,根据人、畜的发病症状结合化验,检出氟乙酰胺乃确诊为氟乙酰胺中毒。
1981年11期 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毕秀纯
<正> 牛(羊)副结核病(Paratuber(?)ulosis),也叫杨氏病(Johnes disease),是副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paratuberculosis)引起的一种慢性细菌性传染病。本病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地。目前,在进口的种畜中严重存在,故对进口牛羊必须加强对本病的检疫工作。
1981年11期 24-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亮,赵广封,薛振国,王建平
<正> 我院在1980年6月6日收治本市纸箱厂役用白色骟驴一头,通过直肠破裂伤口取出特大尿道结石,现介绍如下: 主诉:该驴排尿困难和尿中见血。吃草及饮水正常,发病三个多月,经市内两处兽医院治疗多次无效,前来我院就诊。
1981年11期 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国军,杨玉泉
<正> 马淋巴管炎是一种传染病,畜群内发现有一匹、很快传染。近年来我场发生几次,曾采用黄色素、过锰酸钾、烧烙等治疗方法,均无效。于1979年3月下旬于分场马队,发生四匹马中有两匹遍布全身,治疗无效死亡。
1981年11期 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金钊,丘黎明
<正> 免疫球蛋白是体液免疫反应的物质基础,当前在人和动物体内已发现和提纯出五类免疫球蛋白,即IgG、IgM,IgA、IgE、IgD。其中IgG、IgM两类免疫球蛋白以高浓度遍布于身体的大部,而且构成对一个抗原攻击的全身体液反应的主要部分,IgA,IgE,IgD,具有特殊的和局部的作用。
1981年11期 26-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2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吕泽坚
<正> 幼虎在动物园展出,是深受广大游客喜爱和传闻的一种动物,在我园于1979年5月20日繁殖的幼虎,由于饲养管理和饲料质量致使虎患有急性细菌性痢疾,现将病例整理如下: 一、症状母虎,4月龄。于1979年
1981年11期 29-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黄宗洲
<正> 西北地区兽医病理学术讨论会于8月20—24日在银川市举行,参加会议的代表共60人。会议得到宁夏自治区畜牧局的大力支持,甘肃农业大学校长病理学教授朱宣人合志主持了这次会议。
1981年11期 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田致甲,李永顺
<正> 所谓线猪在我们邯郸地区久闻其名,但不知其实。在国内外至今尚无报道。1980年1月和4月份实际检查到二例,现报道如下。一例是邯郸县城基大队社员自宰猪,喂了一年多体重才几十斤。宰后发现整块横纹肌和部分平滑肌,从肌膜到深层皆呈白色
1981年11期 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宝珊
<正> 马属动物消化道结石,多是矿物质晶体凝结物,多发生在大肠,胃结石国内报道较少,现将骡胃内结石一例报告如下: 病例,公骡、15岁。峰峰矿务局某煤矿生产科1973年购入。当时体强力壮,食欲正常。但近三年来,行动逐渐变慢,近一年来行
1981年11期 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温集成,黄锦荣,赵英,章文
<正> 绵羊绦虫在我场普遍存在,雨量多的年份在周岁中感染率达88%,干旱年份40%。在成年羊中感染率较低约10%。感染强度1—7条。莫尼茨绦虫、无卵黄腺绦虫、曲子宫绦虫均有。多年使用硫酸铜驱虫以后,莫尼茨
1981年11期 3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洪永,王亚芝,王洪宽
<正> 奶牛生产瘫痪是高产奶牛产后三天内发生的,严重的以舌、咽及肠道麻痹,四肢瘫痪,丧失知觉,体温降至常温以下为特征。此病颇为多见,若诊疗方法不当或延误,可能导致病牛迅速死亡。
1981年11期 3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林兆京,吳悌霖
<正> 近十年来,免疫学研究进展非常迅速,不但修正了许多旧的免疫学概念,而且这门新兴的知识渗透到不同学科中,建立了免疫生物学、免疫分子生物学、免疫遗传学、免疫化学、生化免疫学、免疫病
1981年11期 3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俞谓江,谢文采,明道绪
<正> 概率与分布§2.1事件与概率一、事件当我们多次观察自然现象后,会发现有许多现象在一定的条件下必然会出现,例如:在标准大气压下,加热到100℃,水沸腾;同性的电互相排斥;正常的受精种蛋在合理的孵化条件下,孵出雏鸡等。这种在一定条件下必然会出现的现象
1981年11期 39-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0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尔忠
<正> 马媾疫病,在较长时间内我们都采用补体结合反应进行诊断,有很好的实用价值。但由于操作较复杂,实验条件要求较高,基层兽医站往往难以进行。为了探索一种设备简单,操作简便,特异性较强,在生产上便于推广的
1981年11期 44-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周维翰,陈掌纶
<正> 近年来,有些省流行“猪链球菌病”,各地对该病的病原命名不一,有的叫“溶血性链球菌”,有的称作“猪链球菌”。“猪链球菌(Streptococcus suis),Elliott 1966年已使用(见
1981年11期 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盛彤笙
在盛彤笙教授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农业》卷的兽医部分中,感觉过去有许多兽医方面的学术名词、译名很不统一,有的甚至长期错误,为此该编写组曾经给各位担任编写工作的同志发出过一封信,列举了一些有待统一或订正的名词作为例子,征求大家的意见。有些同志复信,认为这项工作非常重要,建议通过《中国兽医杂志》开展更广泛的讨论,有些名词还要与相关学科如畜牧学、生物学和医学取得一致。也有同志认为译名除要讲究正确性外,也要适当照顾到习惯性,在对正确性和一致性影响不太大的前提下,凡用之已久及无形中赋予了新的含义的译名,可以考虑不再订正。现在我们特将该编写组所提出的一些例词连同收到的意见加以整理,附录于后,欢迎从事生物医学科学研究的广大同志热烈参加讨论,发表意见。不过也不难看出,在经过前一阶段的讨论以后,对于有些名词的译法,已有一些倾向性的,但是并不就此作为完论,仍然欢迎同志们提出不同意见。还希望同志们提出更多的有待统一和订正的其他译名。来信请寄南京卫岗南京农学院畜牧兽医系该编写组特约编辑陈振旅同志收为盼。现将有关名词列之于下:
1981年11期 46-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9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魏如卿,张心民
<正> 读了宫玉玺老师发表在《中国兽医杂志》1979年第1期关于《用铁钉代替圆锯作颌窦蓄脓手术》一文后,颇受启发教益。用铁钉代替圆锯治疗颌窦蓄脓确实具有省事、简便、不受条件限制、花钱少、收效快等优点。
1981年11期 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孟宪松,魏元福
<正> 为了提高兽医免疫学的研究水平,中国农业科学院受农业部委托,继去年举办全国动物病毒分子生物学讲习班之后,今年继续聘请美籍中国学者、东密执安大学微生物学教授刘杰垣博士任教。于6月22日至7月29日,在我院举办了“分子免疫学讲习
1981年11期 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