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明忠,沙国润,张同富,赵双正,倪秉玉,胡未一,陈建文,李慧波,郭代荣,陈继颂
<正> 鸭丝虫病学名鸟蛇线虫病。农民称为“包包病”或“鸭长猴儿包”,危害幼鸭健康极为严重。其病原为四川鸟蛇线虫Avioserpens Szechuanensis sp.nov.(Li Lai et Sha 1964)。雌虫寄生在幼鸭
1981年08期 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7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陈加谓
<正> 一年龄以上的鸡,常因膝螨的寄生在鸡的脚上产生鳞脚病。就是在鸡的脚上长出一些硬的疙瘩,这些疙瘩一般有黄豆大,大的有麻雀蛋大,表面粗糙,好象涂了一层厚石灰样。使鸡脚肿胀、疼痛,走路困难,影响觅食,产卵减少或停止。
1981年08期 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1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钱国成,郭錞久,王斌
<正> 我国从1968年以来,先后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河北、河南、江苏、广东、山西、陕西等十个省20余县的四十余水貂饲养场(点)暴发水貂犬瘟热,严重威胁水貂发展。该病在国外有“貂瘟”之称,是以侵害粘膜为主的急性传染病,其病
1981年08期 7-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5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何继富,王权,周学文,张寿民,施兴
<正> 弓形体(Toxoplasma以后简称TP)虫株的保存,是研究弓形体病实验流行病学、诊断学、治疗学、免疫学、公共卫生学、肉品和动物检疫等的重要手段之一。现有的保存法多采用小白鼠继代或作更复杂的组织培养继代。这两种方法都较麻烦。为寻求简易
1981年08期 10-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赖从龙,沙国润,张同富,杨明琅
<正> 羚牛又名扭角羚或野牛,是生活于四川省西北山区原始草场上的一种稀有野生动物。至今国内外对其体内寄生的肺线虫还未见有报道。1979年10月,我们在重庆动物园
1981年08期 1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金秉七,金曾范,金永春
<正> 梅花鹿弓形体病是一种危害极大、死亡率很高的急性原虫病。吉林省和龙县合新鹿场母鹿队于1980年7月暴发鹿弓形体病,疫情经过一个月,死亡39只,损失严重。现将梅花鹿弓形体病的情况和体会报告如下:
1981年08期 17-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季彤,梁观诗,虞永昌
<正> 雄非洲狮,11岁,体重150kg左右,食猪牛肉为主,食量4kg/天左右,77年6月开始食欲减退,精神萎顿,全身水肿,尤以面部明显。小便少,色深黄。体温39.3℃左右,逐渐消瘦,病至8月初食欲废绝,病情十分严重,两个月来曾诊断为急性肾炎、肾结核,曾用过青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肌苷、辅酸A,ATP均告无效。实验室诊断:尿液检查:脓球+;红细胞+++;尿蛋白+++;尿圆柱-。白细胞8000—12000
1981年08期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杨连楷,李炳清
<正> 一、概述近几年,惠阳县食品系统办起了县食品公司原种鸡场、大岭头种鸡场、平潭蛋鸡场和发水米肉鸡场。总存栏鸡数达二十二万多只。随着养鸡业的迅速发展,马立克氏病不
1981年08期 19-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正> 我区河流纵横,沼泽较多,为家畜肝片吸虫病的发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据粗略估计约有80万只左右的羊终年或季节性的在这类草场放牧,因本病或主要因本病死
1981年08期 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 食盐中毒是沿海地区猪的一种常见病,多因喂咸海产品过多而发生。近几年来我社发生二百余例,应用灌水、静脉注射等渗葡萄糖、氯化钙等药物治疗均未收到效果。自1978年以来,试用甘露醇治疗26头,治愈
1981年08期 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维,王浩
<正> 广州市郊某生产队奶牛场,荷兰杂三岁半母牛。1980年1月13日发生乳房炎,反复发作,经多次治疗痊愈。又患外伤性跛行,治疗后基本痊愈。患牛虽已妊娠五个月左右,但腹围无明显征兆。三月八日发现食欲减少,
1981年08期 24-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庄操礼
<正> 油菜是油料作物之一,是十字花科、芸苔属植物,其种子榨油后的菜子饼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成分,营养丰富,是喂牛的一种很好的饲料。但菜子饼喂家畜常发生中毒而
1981年08期 25-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周玉英,黄秀发
<正> 参与免疫反应的淋巴细胞有:一、依赖胸腺的T淋巴细胞;二、来源于骨髓的B淋巴细胞;三、小淋巴细胞。他们各具有独自的特点和功能又相辅相成。在免疫系统建立的过程中,T淋巴细胞出现得最早。辅助性
1981年08期 27-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铭华,刘顺启,董辅学,董瑞庆
<正> 我院于一九七七年九月九日收治菜社四队一匹外伤马,经过半个月外伤处理之后,新生肉芽组织增生并凸出皮肤表面,为了阻止新生肉芽组织的异常增生,曾先后采用了中西药物疗法、烧烙法及手术切除等疗法,但均未达到治疗目的。后来我们选
1981年08期 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高亮,冯戬维
<正> 近几年来,我场羔羊下痢病较为严重。使用土霉素、痢特灵、磺胺胍等药物,效果均不理想。今年,我场进行了痢消灵片治疗羔羊下痢病试验,已经取得良好的效果。
1981年08期 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风亭,胡广济,赵继勋,董悦农
<正> 长阳牛队红色母马一头,年龄9岁,杂种,体重450公斤,于1980年4月25日入院。主诉:该马今早七时突然发现起卧,翻滚,不吃,当即去兽医站检查投予水化氯醛和酊剂,注射安乃近,牵遛。腹痛不见减轻仍剧烈翻滚;又于11时去复诊后进行直肠检
1981年08期 30-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福忠
<正> 我场几年来因公马管理不善而脱缰,强行偷配母马,造成阴道穿孔,曾死亡两匹。1979年2月又如此发生妊马阴道穿孔一例,随即行阴道穿孔缝合,并获得成功。苏重挽母马,七岁,妊娠十个月,一公马脱掉笼头强行交配后,发现母马不安,呼
1981年08期 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曹保章
<正> 1980年11月2日晚,旗体委四岁骟骡前来就诊,据饲养员说,11月1日下午发现该骡小便淋漓,当时以为是骑乘过度,未加注意,2日下午6时,因频繁起卧,再次来诊。
1981年08期 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余根土,顾忠义,袁福如
<正> 几年来所遇到的母猪子宫脱多发生在产后三天内。主要有两种因素:1.母猪年老、虚弱、肌肉紧张性降低;2.产后饲喂过饱。我们对传统治疗方法试行改进。共治疗113头,治愈110头,治愈率达97%。一经发现子宫脱出,立即将脱出部用消
1981年08期 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何芳玉,秦永祯
<正> 家畜的后肢开放性趾浅、趾深屈肌腱的全断裂,一般不易治愈,多发生卧系,蹄踵着地蹄尖部向上翘起而废役。但将趾浅、趾深屈肌腱缝合后,再装上高踵长尾蹄铁可以治愈,1970年
1981年08期 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元林
<正> 猪的沥青中毒是由于猪接触、吃入被污染的饮水和饲料而引起中毒。本病在六十年代前后曾发现夏季在刚用沥青铺过公路两旁放牧的仔猪(20市斤左右)发生皮炎,经治疗无效而死亡。后来又发现,在建筑柏油公路时挖的沥青塘和燃烧沥青周围的猪舍的猪,生长缓慢或逐渐消瘦,全身无力,贫血和
1981年08期 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吴望孚
<正> 前言旋毛虫是一种很细小的线虫,迄今为止仅知一个种,却广泛传播于陆地哺乳动物,其整个生活史只在单个宿主体内进行,成虫阶段寄生于宿主肠道,称为肠旋毛虫,幼虫阶段寄生于宿主肌肉内,称为肌旋毛虫。罹虫尸肉是主要的传染源,猪、犬、鼠
1981年08期 35-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8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俞渭江,谢文采,明道绪
<正> 引言生物统计是将统计学的原理应用于生物界,并用数学的逻辑来解释生物现象,寻找生物规律的一种统计方法,它是统计学的一个分支。此外还有卫生统计、工业统计、商业统计等。人们将统计学应用于各个领域其目的是为了掌握客观规律能动地改造世界。我们兽医工作者为了适应兽医卫生事业的发展和贯彻“防
1981年08期 39-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3k] [下载次数:2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志
<正> 近年来,随着抗菌素疗法的广泛应用,出现了菌群失调现象(即二重感染),作为菌群失调症的真菌病,却引起医学界的更大关注,从而医用真菌及其疾病的研究工作便有了极大进展,也取得显著成就。在兽医真菌病方面的现状,还是处于萌芽阶段,与人医也是无法比拟的。基于确保家畜的健康,促使畜牧事业更大地发展,减少人畜共患真菌病造成的严重危害和经济损失,势必引起兽医界对此给予高度重视。现仅就家畜真菌病问题,拟从几个方面作个概要介绍,以供从事家畜真菌病的诊疗和研究的同事们参考。
1981年08期 45-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9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杨宏道
<正> 为了继承和发扬祖国兽医学遗产,促进中西兽医结合,适应祖国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在农业部的重视支持下,从五十年代以来,各地出版部门陆续翻印出版了许多著名兽医古籍,给农牧业生产实践的同志提供了宝贵的文献资料。
1981年08期 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生华
,黄文玉
<正> 编者注:张生华、黄文玉同志热情宣传兽医的光荣职责,去年给寄来《兽医之歌》一稿,经多次交换意见修改,并经新疆农垦13团14团演出队和曹建华、张晓林、何福生、马玉兰、王蝶儿、王中力、金国良、严金海……等同志演唱录音,并请中央民族歌舞团乔谷同志审阅,现予发表,我们认为歌词内容还有待完善之处,希读者研究,如有修改意见请直接寄新疆阿克苏地区农垦13团15连兽医室张生华同志收。
1981年08期 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