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兽医杂志

 
访问量:498995
日访问量:49

  • 应用环卵沉淀试验诊断耕牛日本血吸虫病的研究(一)

    沈杰,王云方,王理方,朱国正,钱应娟,周庆堂,冯德南,张建安,彭吉生

    <正> 随着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深入开展,现有的粪孵诊断法在较轻疫区由于出现比较严重的漏检现象,造成较多病牛漏治,花费人力物力又较多,因而不利于血防工作的深入开展。近廿年来,国内外

    1981年03期 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应用环卵沉淀试验诊断耕牛日本血吸虫病的研究(二)

    周庆堂,冯德南,沈杰,王云方,王理方,朱国正,钱应娟

    <正> 根据我们对黄牛日本血吸虫病环卵沉淀试验研究的结果,确定具有大于1/8虫卵面积的沉淀物的卵达2%以上为阳性牛判定标准,作为诊断血吸虫病的依据,为了确定这个判定标准是否适合于水牛血吸虫病的诊断,我们又进行了以下试验。

    1981年03期 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抗菌增效剂(TMP)与磺胺类药配合对鸡霍乱的防治试验

    甘孟侯 ,董良 ,王云路

    <正> 磺胺类药物已有40余年的历史,国内外对磺胺药物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甲氧苄氨嘧啶(TMP)是一抗菌谱较广的抗菌药物,与磺胺和某些抗菌素配合应用,能显著减少用量,提高

    1981年03期 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9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中药反药甘草组的试验观察

    郑动才,黄朝义,张余森,吴呜恩,杨本登,林义明,宋友文,凌树森,王存槐,张清雄,唐仁华,张惠琴

    <正> 反药在现存的中兽医古籍中,始见于《元亨疗马集》,但较南北朝徐之才的《雷公药对》的18种反药增多为23种或22种,相传至今,为中兽医用药禁忌。但该书的猪膏散又使用反药的甘草和大戟、甘遂以治牛的百叶干症,解放后李守祥及王允炎介绍用猪膏散以治牛的百叶干症而获

    1981年03期 10-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5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关于马夜眼穴的定位

    刘建遂

    <正> 在《司牧安骥集·伯乐针经》及《放血法》两篇里,对夜眼穴的描述是:“在夜眼下四指两面是穴,其穴是禁穴,不行针刺”。这段文字明确指出夜眼穴不在夜眼上而在夜眼下四指。但在《元亨疗马集》许序本中对夜眼穴位置的描述,同一书中前后出现矛盾的

    1981年03期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茸鹿胃肠炎的防治

    罗贵恒

    <正> “北鹿南养”,由于外界环境的改变,气候生活的不同,稍不注意,使发病死亡,胃肠炎是茸鹿发生比较多的一种病。根据作者初步调查金盆农场、大通湖农场、西洞庭农场四个鹿场,一九七八年共死亡茸鹿四十五

    1981年03期 15-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手术治疗羊肠套叠36例报告

    李维游,张立仁

    <正> 我场自澳大利亚及新西兰引进罗姆尼马许种羊,进行纯种繁殖。两年来不断发生肠套叠病例。1978年患肠套叠病13例,发病率达2.3%。1979年发生肠套叠病32只,发病率3.7%。此病除可逆性病例外,如不行手

    1981年03期 16-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马驹肝胆管蛔虫一例

    崔增田

    <正> 一九七四年三月十八日,郑州市郊区南曹公社“五·七”青年农场二连,红色马驹,四月龄。母马怀此马驹患骨软症住院治疗,生驹后母马连同马驹住院继续治疗。该马驹生后生长发育基本正常。临死前半月畜主反映:马驹食欲不好、精神萎靡、拉稀、卧地。检查:精神不佳,不愿走动、眼结膜红黄、巩膜不洁、有轻微的黄染。体温、心搏、

    1981年03期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饮水感染是姜片虫侵袭人畜新途径的调查和证实

    翁玉麟,庄总来,卢祥春

    <正> 前言布氏姜片虫Fasciolopsis buski(Lankester,1875)广泛分布于我国南方各省,不但侵袭人、而且也侵袭猪,是人畜共患的吸虫类寄生虫病。人畜感染姜片虫的方式据国内外有关的文献介绍,都认为姜片虫的尾蚴在水生作物

    1981年03期 19-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绵羊山黄花根中毒报告

    刘屿,吴荣贵,黄存芳

    <正> 山黄花学名小萱草(Hemerocallis minor Mill)系百合科萱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多在山区坡地生长,近年来亦有人工栽培。叶线形,宽约0.5—1厘米,茎高35—60厘米,其花黄色可供食用。根丛生细长呈圆柱状,

    1981年03期 2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延边黄牛血清乳酸脱氢酶同功酶的正常酶谱

    金星光,金在云

    <正> 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drogenase,简称“LDH”)于1919年由Meyerhof氏从肌肉中发现,1940年Straub氏从牛心中提取精制。1952年Neilands氏发现结晶牛心LDH有两个酶活力区带,揭开了研究同功

    1981年03期 2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2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双氧水静脉注射治疗甘薯黑斑病中毒病牛的探讨

    朱模忠,史德浩

    <正> 牛甘薯黑斑病中毒,是大家比较熟悉的一种中毒疾病。它以呼吸困难,急性肺水肿及肺间质性气肿为特征的严重病例,由于肺部广泛而严重的病理变化,妨碍了正常气体交换,导致病畜产生发绀、缺氧等各种症状,如不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病畜往往窒息死亡。

    1981年03期 25-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仔猪先天性水肿病

    毕英杰,高尔峰

    <正> 我处1976年至1979年春连续四年发生仔猪先天性水肿病,尤其以一九七八年较为严重。此病与猪恶性水肿和猪水肿病不同。恶性水肿是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家畜都感染,病原体是腐败梭菌,常由外伤侵入机体,表

    1981年03期 27-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牛尾神经纤维瘤病例报告

    周良驯,杜钧,沈火丑,徐健,张增

    <正> 一、发生经过本场黑白花母牛443号,4岁。1978年3月,在尾内侧发生一个小结节,核桃大,穿刺有血液流出。1979年,瘤体长到有婴儿头大,穿刺点赘生两个蒂状小瘤,妨阻尾部活动,造成周围粪便污染,泌乳量降低。

    1981年03期 28-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6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马鹿粗纹结节线虫

    姜开家 ,刘英超

    <正> 1979年6月21日,我们在沈阳东陵地区自一头马鹿的大肠和盲肠内检出17条粗纹结节线虫[Oesophagostomum(Hysteracrum)asperum Railliet et Henry,1913]。迄今为止,国内外报道粗纹结节线虫的宿主有:山羊、绵羊和梅花鹿。今发现本种线

    1981年03期 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动物蛭感染

    张心如

    <正> 动物蛭感染的病例报告散见在国外一些兽医学文献中,国内报告尚少。早在1939年Dollfus氏首先报告了蛭

    1981年03期 3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牛放线菌病60例的治疗体会

    忽国恩

    <正> 牛放线菌病是一种慢性传染病,因本地区麦收后常用麦糠(内有麦芒)喂牛,所以很容易感染,近年来我院采用手术切除和药物治疗60例,治愈率达百分之百,现介绍于后: 1.症状:患畜常发生在颌骨、头部、头和颈相接处的下方。病原体侵害颌骨时,由

    1981年03期 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国产“血防——糊67”对绵羊的毒性和驱除绦虫的试验

    <正> 绵羊的绦虫病在我州普遍存在。根据我州三十三团场的调查表明,在286只细毛羊中,阳性羊为117只,感染率为40.8%,感染强度为1—6条,中点无卵黄腺绦虫为优势种,其次是莫尼茨绦虫。因此尽快寻找一种高效、低毒、广谱而廉价之驱绦药物是十分迫切的任务。据国内外文献报道,氯硝柳胺是驱绦良药,上

    1981年03期 33-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用甘油盐水延长猪瘟兔化弱毒疫苗有效期试验

    林声汉

    <正> 一、概述及试验目的猪瘟兔化弱毒牛体反应疫苗,按中央农业部(63)农牧伟字第116号《颁发修订猪瘟兔化弱毒湿疫苗制造及检验规程》规定,分装好的脾淋组织,在0—4℃下不超过十五天,疫苗利用率低,这对农村防疫,平时补

    1981年03期 35-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猪鼻腭管插枝疗法

    <正> 猪鼻腭管插枝疗法是1976年5月在我县开始试验的。两年多以来,用鼻腭管插枝治疗各种猪病2,575例,治愈2,155例。初步证明,这是一种疗效高、使用范围广的治疗方法。

    1981年03期 36-37+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甲醛原液治疗猪传染性坏死性皮炎

    陈洪泉,王会昌

    <正> 猪传染性坏死性皮炎是由坏死杆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这种病在食品公司系统的猪群发生较多,造成一定危害。在实践中我们用甲醛原液治疗病猪,取得了疗法简便、治愈率高的满意效果。一、流行特点:本病在五至十月份多发,尤其在多雨潮湿盛暑的霉雨季节,圈舍泥泞,肥猪体大,发病率最高。群猪最易发生,多因外伤或咬伤所致。患猪轻者降低胴体利用率,重者死亡造成肉尸全部废弃。二,症状:在猪的体驱各部皮肤和皮下组织均可发生。尤为腹部、胸部、颈部、背部、臀部皮肤多发。

    1981年03期 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鹿的坏死杆菌病

    贺忠升

    <正> 坏死杆菌病亦称腐蹄病,是偶蹄兽共患传染病。鹿感染坏死杆菌病后,在临床上主要表现四肢、皮肤和深部组织,以及口腔粘膜。消化道粘膜发生坏死病变。而病程通常为慢性经过,是一种散发性的传染病。一般多在夏秋两季易发生。夏季阴雨天较多,鹿长期在泥泞的运动场内,使蹄部受

    1981年03期 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试情公羊输精管创外切断术

    贺天涛,姜树欣,江德昌

    <正> 牧场在绵羊人工授精工作中,常年使用杂交公羊试情。在大群羊放牧中,由于试情公羊放牧管理的困难,经常发生偷配乱配现象。为避免杂交公羊本交,自1965年以来,试行输精管创外切断术,简便易行。

    1981年03期 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干扰素

    张天铎

    <正> 干扰素的发现是二十多年前的事,1957年A.Isaacs和J.Lindenman在研究病毒干扰现象时获得了一次新的重要发现。他们将加热灭活的流感病毒培养于鸡胚绒毛尿囊膜后,察见该细胞能产生并释放一种可抑制病毒增殖的物质,名之为干扰素(Interferon)。以后许多学者陆续发现多种的灭活或未活病毒接种某些宿主细胞或机体后,在胞浆内均能诱生干扰素或类似干扰素物质。干扰素的发现引起了兽医界的十分重视,干扰素的研究不仅为解释病毒之间的干扰现象的机理找到了物质基础,并且对病毒在细胞内繁殖的

    1981年03期 40-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0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鸡胚胎吞食蛋白时有关结构的观察研究

    黄兆铭,钟元伦,石维英

    <正> 受精的鸡蛋可以看做一个自给自足的胚胎发育单位。鸡胚在正常孵化条件下重新发育,全赖蛋黄、蛋白和蛋壳等营养物发育成长,最后雏鸡破壳而出。孵化期间,卵黄物质先被利用,至于雏前卵黄进入腹腔,继续供给雏鸡营养。雏鸡一周龄后,卵黄利用完

    1981年03期 45-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0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屠猪胴体黄膘的研究

    詹存琜,王云,陆崇钿

    <正> 肉猪在屠宰过程中,常常出现黄膘的胴体。黄膘包括黄脂与黄疸两项内容。按国内外卫生检验一般规定,黄脂遇冷退色者可以出场,黄疸轻微,经放置24小时由于酶的作用而退色,经煮沸试验无异味的也可鲜销。为了提高肉检水平,正确进行鉴别诊断和卫生评定,我们于1977至1979二年内,做了一些试验。报告如下:

    1981年03期 47-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学术动态

    <正> 内蒙古化学工业科学研究所在承担自治区重点科研项目“肝蛭药物的筛选”研究工作中,研制成功一种新的高效、低毒抗家畜肝片吸虫药——肝三号和“槟榔碱的提取”研究工作中,从中药槟榔果中提取出了槟榔碱,并制备成氢溴酸槟榔碱。这两项研究成果于1980年3月28日至29日在呼和浩特市召开了实验室科研成果的技术鉴定会议。

    1981年03期 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