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兽医杂志

 
访问量:521085
日访问量:7

调查研究

  • 基于全基因组重测序及等位基因频率解析柔嫩艾美耳球虫对地克珠利耐药分子机制的初步研究

    毕菲菲;郝振凯;孙霈;于咏兰;刘贤勇;索勋;

    鸡球虫病是由艾美耳球虫感染引起的一种肠道内寄生虫病。地克珠利作为常见的抗球虫药物,其长期使用导致具有耐药性的鸡球虫广泛出现。为解析鸡球虫对地克珠利产生耐药性的分子机制,本研究从田间收集了1株柔嫩艾美耳球虫(Eimeria tenella)地克珠利耐药株与3株柔嫩艾美耳球虫地克珠利敏感株,并进一步对收集到的4株田间株进行了全基因组重测序和等位基因频率(ΔSNP-index)分析。结果显示,柔嫩艾美耳球虫基因组中表面抗原(SAG)基因(EVM0000025)存在1个位点的非同义突变(D12E),此突变可能与地克珠利耐药性的产生相关。本研究为解析鸡球虫对地克珠利产生耐药性的分子机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2022年08期 v.58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4K]
    [下载次数:4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2 ]
  • 同一猪场的2株基因重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的遗传演化分析

    魏春华;何乐;徐叶;林志锋;刘辰;柳开隆;杨小燕;刘建奎;

    为分析本实验室2017—2018年从同一规模化猪场临床病料中分离的2株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的分子遗传特征,本试验采用PCR方法对分离毒株的全基因组进行扩增,并使用分子生物学软件Simplot 3.5.1和RDP 4.24对其进行遗传演化和重组分析。结果显示,分离毒株FJDJQ-2017和FJDJQ-2018基因组全长均为15 016 bp (去除polyA后),2个毒株之间的核苷酸相似性仅为85.8%,与代表性毒株NADC30、QYYZ、VR2332和JXA1的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92.7%/89.4%、82.8%/84.4%、84.9%/84.7%和83.2%/84.5%;Nsp2氨基酸序列分析显示,2个毒株均存在类NADC30毒株特征性的(111+1+19)aa的不连续缺失;基于全基因组遗传演化分析表明,2个毒株均属于谱系1,而基于ORF5基因的进化树分析表明FJDJQ-2017属于谱系3,而FJDJQ-2018属于谱系1;重组分析结果显示,FJDJQ-2017株是以类NADC30毒株为主要亲本毒株,以类QYYZ毒株和类VR2332毒株为次要亲本毒株的重组毒株,而FJDJQ-2018株是以类NADC30毒株为主要亲本毒株,以类QYYZ毒株和类JXA1毒株为次要亲本毒株的重组毒株。本试验结果丰富了PRRSV重组毒株的基因信息数据库,也为预防和控制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提供了参考。

    2022年08期 v.58 7-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9K]
    [下载次数:1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 重组牛乳铁蛋白多肽对沙门菌抑菌作用机制研究

    李海涛;张宇;刘艳环;桑锐;葛冰洁;周鸿缘;王巍;苗利光;张雪梅;

    为探讨重组牛乳铁蛋白多肽(rbLfP)对动物临床常见病原细菌沙门菌的抑菌作用机制,本试验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了rbLfP体外最小抑菌浓度(MIC),并分析了rbLfP对沙门菌细胞膜的损伤作用以及对细菌DNA的相互作用。结果显示,rbLfP对沙门菌体外MIC为32μg/mL,对沙门菌生长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将rbLfP与沙门菌共培养4 h,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培养液中的核酸和蛋白质含量明显升高(P<0.05),同时细菌基因组DNA复制明显抑制(P<0.05);rbLfP作用于沙门菌可以增加细菌细胞膜的通透性,导致细胞内容物、金属离子外泄。选用无细胞蛋白质合成系统进行蛋白质合成试验,rbLfP对蛋白质合成的抑制作用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赖效应,8×MIC的rbLfP对蛋白质合成的抑制率近20%,16×MIC的rbLfP抑制效果更明显,说明rbLfP可以通过影响细菌胞内蛋白质的合成来抑杀细菌,且抑杀效果与rbLfP的浓度呈正相关;荧光光谱分析和凝胶阻滞试验结果显示,rbLfP可作用于DNA的磷酸骨架。本试验结果表明,rbLfP可通过改变沙门菌细胞膜的通透性,导致细胞内的核酸和蛋白质外漏,同时其可与细胞内DNA相互作用,抑制菌体DNA复制,起到抑菌作用,并且作用效果与rbLfP的剂量关系呈正相关。本试验揭示了rbLfP对沙门菌抑菌的作用机制,为下一步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2022年08期 v.58 15-20+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3K]
    [下载次数:3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 ]
  •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德州株的分离鉴定及ORF3基因遗传进化分析

    张荣武;

    为了分析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的ORF3基因遗传情况,本试验采集患有腹泻仔猪的小肠组织内容物样品12份,通过病毒分离、形态学观察、反转录PCR(RT-PCR)方法和间接免疫荧光(IFA)试验进行PEDV鉴定,并分析分离株的ORF3基因核苷酸序列。结果显示,分离得到1株PEDV,命名为德州株(JIAOZUO101),该毒株的ORF3基因与GenBank中登录的20株PEDV参照株ORF3基因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介于97.6%~99.9%,与Jiangxi 2017株、Henan 2015株位于同一支且遗传距离较近,其同源性介于99.3%~99.9%,与其他参考株的遗传距离较远;德州株(JIAOZUO101)的ORF3基因序列中只是个别碱基发生变化,未发生明显变异。结果表明,分离获得PEDV德州株(JIAOZUO101)的ORF3基因序列与Jiangxi 2017株、Henan 2015株同源性较近,且未发生变异情况。本试验为进一步研究PEDV的流行病学提供分子生物学依据。

    2022年08期 v.58 2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1K]
    [下载次数:4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 基于前十字韧带切断联合部分半月板切除的大鼠创伤性骨关节炎模型的建立和试验评估

    于跃;马天文;赵明超;吕良钰;贾丽娜;宋霄鹏;徐新宇;白荟;王鑫宇;高利;

    为了探究大鼠创伤性骨关节炎模型(OA)中关节疼痛反应及血清中诱导型一氧化碳合酶(iNOS)、Ⅱ型胶原降解产物(C2C、CTX-Ⅱ)的动态变化,本研究选用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20)和模型组(n=20)。模型组经前十字韧带切断联合部分半月板切除(ACLT+PMMx)诱导OA模型,对照组实施假手术。造模后第0、7、14、21天和第28天进行行为学评估;于造模第0、10、20天和第30天对膝关节进行形态学观察、Pelletier评分和软骨病理学观察,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iNOS、C2C和CTX-Ⅱ的浓度。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从造模后第7天开始疼痛极显著增加(P<0.01),第20天和第30天Pelletier评分极显著增加(P<0.01)。形态学观察和软骨病理学均显示软骨损伤逐渐加重。造模30 d内大鼠血清中iNOS、C2C和CTX-Ⅱ浓度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P<0.05)。结果表明,在大鼠OA模型中关节损伤伴发疼痛反应,血清中iNOS、C2C和CTX-Ⅱ的水平显著增加,为动物临床OA的早期诊断和病情监测提供理论依据。

    2022年08期 v.58 26-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0K]
    [下载次数:2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6 ]

实验观察

  • 一步法构建鸡传染性贫血病毒感染性克隆

    陈俊成;袁栩;马子月;李晓齐;曹红;王永强;郑世军;高丽;

    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IAV)感染鸡引起免疫抑制性疾病,严重危害养禽业。为了构建CIAV Cux-1株的感染性克隆,本试验通过PCR扩增CIAV全基因组序列,与pcDNA3.1载体同源重组,得到重组质粒pcDNA3.1-Cux-1。进一步通过对pcDNA3.1-Cux-1酶切、环化得到CIAV Cux-1环状DNA。将环状DNA电转染导入MSB1细胞并连续传代,用Western blot和间接免疫荧光进行重组病毒的鉴定。结果显示,本试验成功拯救出CIAV重组病毒rCux-1 (recombinant Cux-1),重组病毒rCux-1携带有特定的遗传标记,并且与亲本株复制能力和蛋白表达水平基本一致。本试验成功构建的CIAV Cux-1株感染性克隆为进一步研究CIAV的致病机理和研制新型疫苗提供了试验基础。

    2022年08期 v.58 32-37+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1K]
    [下载次数:4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 ]
  • 使用碱性蛋白酶去除犬骨骼标本软组织技术

    万玲;吉尚雷;李春华;王超;高锋;王雨田;崔晓雯;田长永;

    为了研究不同浓度碱性蛋白酶在犬骨骼标本制作过程中去除软组织的效果,本试验利用0.1%、0.3%、0.5%、0.7%和0.9%浓度的碱性蛋白酶分解液分别对5只3~5岁犬的头骨、四肢骨、胸骨和肋骨及脊柱骨进行软组织去除试验,观察不同时间、不同浓度的蛋白酶分解液对不同部位骨骼的软组织的分解效果。结果显示:头骨、四肢骨、胸骨和肋骨在0.3%浓度的碱性蛋白酶分解液中分别作用48、66 h和60 h,脊柱骨在0.5%浓度的碱性蛋白酶分解液中作用60 h,所有软组织完全分解且骨质没有明显破坏,长骨的骨骺完好,颅骨的骨缝没有明显的分离现象,肋骨没有断裂。结果表明,0.3%和0.5%浓度的碱性蛋白酶分解液在犬骨骼标本制作中去除软组织效果好,安全有效,可操作性强且成本低廉,能替代传统氢氧化钠溶液进行软组织去除。

    2022年08期 v.58 38-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K]
    [下载次数:2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172例中小型犬股骨头及股骨颈切除术术后长期效果调查

    王虓;韦思远;袁占奎;石磊;陈宏武;

    为了评估国内股骨头及股骨颈切除术术后效果,本调查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收集了2015年1月—2017年12月的172例行股骨头及股骨颈切除术(FHNE)的中小型犬病例,并通过病历查询和电话回访的方式对患犬的适应证、年龄、性别、品种、患肢使用频率、患肢活动性、术后恢复时间等指标进行评估和统计。结果显示,接受FHNE的患犬以Legg-Calve-Perthes病和髋关节脱位为主,占比分别为48.8%和40.7%;雄性犬占比高于雌性犬;患犬品种主要为小型贵宾犬,占比70.3%;术后患肢使用频率和活动性评分为“优”和“良好”的占比分别为91.3%和89.0%;术后疼痛评分为2分及以下的病例占比100%;术后患肢功能恢复到术前状态最短恢复时间为0.5个月,有80.0%的病例在术后6个月内恢复。结果表明,FHNE可以显著减轻犬髋关节疾病带来的疼痛,良好改善中小型犬的患肢功能。

    2022年08期 v.58 43-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5K]
    [下载次数:2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三重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安微;郑晶;车颖欣;陈世界;张婧;杨苗;谢礼;林华;

    为了建立一种能同时检测GI型诺如病毒(GI-NV)、GII型诺如病毒(GII-NV)和A群轮状病毒(A-RV)的三重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本试验根据GI-NV和GII-NV的开放阅读框1(Orf1)与开放阅读框2(Orf2)基因之间保守序列、A-RV的非结构蛋白3(Nsp3)基因保守序列,分别设计合成3对特异性引物和3个TaqMan探针,人工合成含有目标序列的基因,制备重组质粒标准品,绘制标准曲线,并对该检测方法的特异性、灵敏度、重复性进行评估。同时通过检测收集的109份动物源食品样品,对建立的方法与商品化试剂盒进行检测比对。结果显示:该方法可以特异性地区分GI-NV、GII-NV和A-RV,而与其他病原无交叉反应;该方法的最低检出限均为1×10~2copies/μL的质粒标准品,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组内和组间重复性试验结果显示,变异系数均小于5%,重复性较好;该方法与商品化的试剂盒检测结果符合率为100%。结果表明,本试验建立的检测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区分GI-NV、GII-NV和A-RV。

    2022年08期 v.58 49-54+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5K]
    [下载次数:5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2 ]

卫生检验

  • 河南焦作地区肉种鸡场沙门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

    杜海霞;朱平军;娄福丽;王梦艳;

    为了解焦作地区肉种鸡场中沙门菌的耐药性情况及耐药基因的携带情况,本试验于2017—2019年收集肉种鸡场疑似沙门菌病例的组织、死胚和病死雏鸡等病料组织572份,分离细菌,采用染色镜检、生化试验和PCR方法进行沙门菌鉴定,采用K-B药敏纸片法和PCR法检测分离菌株耐药表型和耐药基因型。结果显示,从572份病料组织中分离得到109株沙门菌;109株沙门菌对阿莫西林、氨苄西林、庆大霉素等12种抗菌药耐药率在51.4%以上,对其他药物的耐药率介于11.0%~38.5%,耐12、11和10种药物分离菌株最多,分别占分离菌株的16.5%、17.4%和15.6%;耐药基因Sul1、Sul2、Sul3、aac(3)-Iv、aac(6′)-Ib、TetA、TetM、TetR、floR、mcr-1检出率介于51.4%~93.5%;其他耐药基因检出率介于2.8%~33.0%。结果表明,焦作地区肉种鸡场中分离的109株沙门菌耐药性严重,且携带多种耐药基因。

    2022年08期 v.58 55-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K]
    [下载次数:1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 ]
  • 一种新型次氯酸消毒剂的杀菌效力评价

    张向阳;张靖菊;陈晨;刘春双;王玉凤;张志博;朱石荻;刘欣彤;刘义明;徐飞;陈孝杰;李秀波;

    为明确一种新型次氯酸消毒剂的杀菌效力,本试验采用悬液定性、定量杀菌试验和畜舍现场消毒试验,系统分析该消毒剂与次氯酸钠消毒剂对比的杀灭细菌效力。悬液定性、定量杀菌试验结果显示,该次氯酸消毒剂含有效氯3.125 mg/L时,对大肠埃希菌(E.coli)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分别作用2 min,对乙型溶血性链球菌(S.hemolyticus)作用60 min,对枯草芽孢杆菌(B.subtilis)作用10 min,杀灭对数均可达3以上,与对照次氯酸钠消毒剂相比杀菌效力更优或相当,杀菌速度更快;畜舍现场消毒试验结果显示,次氯酸消毒剂含有效氯75 mg/L时,对栏杆、食槽、地面和空气中自然菌作用10 min,杀灭对数即可达1以上,对畜舍不同位置特定菌作用10 min,杀灭对数达3以上。本试验对研制的新型次氯酸消毒剂应用于畜舍消毒具有指导意义。

    2022年08期 v.58 59-63+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9K]
    [下载次数:5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4 ]
  • 鸭疫里默氏杆菌商丘流行株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

    刘传辉;韩楠;

    为摸清商丘市鸭疫里默氏杆菌(RA)的流行特性,为临床用药提供建议,本试验从商丘市养鸭场疑似感染RA的病鸭分离出6株病原菌,经细菌分离培养特性观察、生化试验和PCR检测,确诊为RA感染,血清型鉴定为血清1型2株,血清2型3株,未定血清型1株。常规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试验结果显示,6株分离菌对羧苄西林、氨苄西林、庆大霉素、链霉素、多西环素、头孢氨苄6种药物高度耐药,耐药率均大于80%,对复方新诺明、丁胺卡那、卡那霉素、氟苯尼考、诺氟沙星、恩诺沙星、阿莫西林7种药物高度敏感。动物回归试验结果显示,病死鸭表现典型的鸭疫里默氏杆菌病临床症状。本试验为商丘市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防控提供了参考依据。

    2022年08期 v.58 64-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7K]
    [下载次数:3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2 ]

比较医学

  • 高脂饮食诱导肥胖对大鼠心脏、肝脏线粒体呼吸功能的影响

    邹志卓;黄鹤;许松姬;

    为了明确高脂饮食诱导肥胖对大鼠心脏、肝脏线粒体呼吸功能的影响,本试验采用液相氧电极检测大鼠心脏、肝脏线粒体磷氧比(ADP/O)和呼吸控制率(RCR)。结果显示,心脏ADP/O与RCR表现出相似的趋势,在第16周和第18周时,饮食诱导肥胖(DIO)组和饮食诱导肥胖抵抗(DR)组的ADP/O和RCR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CON)组(P<0.05);肝脏RCR仅在第16周时出现了DIO组显著低于CON组(P<0.05);肝脏ADP/O在第10周时DIO组有高于CON组的趋势(P=0.057),在第18周时DIO组显著低于DR组(P<0.05),且有低于CON组的趋势(P=0.093)。结果表明,高脂饮食诱导肥胖可引起大鼠心脏线粒体呼吸功能受损。

    2022年08期 v.58 69-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7K]
    [下载次数:5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兽医药械

  • 不同提取方法下黄穿生制剂对鸡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作用

    王志伟;李超雷;彭志领;王志刚;

    为了探索不同提取方法制得的中药制剂的体外抑菌效果,本试验对黄芪、穿心莲、生姜3味中药采用煎煮法、超声波+煎煮法、索氏提取法3种提取方法制成黄穿生制剂,并检测其对鸡源性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效果。结果显示,采用3种方法制得的黄穿生制剂在纸片扩散法中取得的结果经统计学分析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管碟法中获得煎煮法提取的黄穿生制剂对O1、O137等型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均为1 g/mL,超声波+煎煮法提取的黄穿生制剂对O1、O137等型大肠杆菌的最小杀菌浓度(MBC)均为1 g/mL、MIC均为0.5 g/mL,索氏提取法提取的黄穿生制剂对O1、O137等型大肠杆菌的MBC均为0.5 g/mL、MIC均为0.25 g/mL。试验结果表明,黄穿生制剂对鸡源性大肠杆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为中药制剂防治鸡致病性大肠杆菌病提供理论依据。

    2022年08期 v.58 73-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下载次数:1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 ]

文献综述

  • 非洲猪瘟弱毒疫苗及病毒适应细胞的研究进展

    李少丽;王家福;康斌;李建林;尹忠良;

    <正>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是猪的一种高度接触性、急性出血性传染病,是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法定报告的七类动物疫病之一,其病原为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属于非洲猪瘟病毒家族唯一成员,是一种基因组为170~193 kb、编码150多种蛋白的双链DNA病毒~([1])。ASF最初于1921年在肯尼亚被发现~([2]),之后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撒丁岛和意大利地区作为一种地方性疾病零星散发,

    2022年08期 v.58 77-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K]
    [下载次数:6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肥胖犬猫麻醉的研究进展

    郭灵君;张芝金;罗怡茜;张余蓬;朱瑞;张德志;李前勇;

    <正>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人们生活条件的不断提升,犬猫在家庭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宠物犬猫的不科学饲养、缺乏运动、绝育以及患有肾上腺皮质机能亢进、甲状腺机能减退等疾病因素,常会导致其肥胖症的发生。肥胖不仅会影响犬猫心脏、肝脏、膀胱、骨骼等多个器官和系统的功能,还会在犬猫麻醉时对麻醉剂的作用效果产生不良影响。本文主要综述了肥胖与麻醉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并对肥胖犬猫的麻醉提出了相关建议。

    2022年08期 v.58 80-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下载次数:3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细菌防御噬菌体机制研究进展

    赵婷婷;郭子群;高云航;徐凤宇;赵传芳;

    <正>噬菌体作为地球上数量最丰富的生物,能特异地拮抗宿主菌,在保护人类和动物免受耐药菌感染等方面具有潜在优势~([1-2])。但体内外抗菌试验结果表明,噬菌体并不能完全杀灭宿主菌[3-4],说明细菌具有一定的防御噬菌体的能力。事实上,数十亿年来,细菌已进化出复杂的防御体系,其中的限制性内切酶、CRISPR/Cas系统等已应用于生物技术领域。近年来,揭示细菌防御噬菌体机制的进程加快,本文对此进行综述,希望为其在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2022年08期 v.58 84-8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4K]
    [下载次数:7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 ]

兽医临床

  • 重组禽流感病毒(H5+H7)三价灭活苗(H5N1 Re-11株+Re-12株,H7N9 H7-Re3株)回温免疫效果试验

    沈亚菊;冯高乐;邵高;朱赞;张志方;夏天中;林瑞平;

    为了解重组禽流感病毒(H5+H7)三价灭活苗在不同温度下对免疫效果的影响,本试验将160羽27日龄黄羽肉鸡随机分成4个组,每组40羽,分别注射不同温度重组禽流感病毒(H5+H7)三价灭活疫苗(H5N1 Re-11株+Re-12株,H7N9 H7-Re3株),评价其免疫抗体效价和免疫后不良反应。结果显示:接种29~31℃疫苗组受免鸡群应激反应较小,免疫28 d后剖检可见疫苗颗粒在注射部位及周边肌肉组织中分解吸收较好,免疫副反应优于其他温度组;首免14 d后4个组抗体均能达到免疫保护效价之上(>4log_2),4个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免疫28 d时,29~31℃组的抗体平均滴度均低于23℃以下各温度组,但仍保持在保护效价之上,且4个组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首免28 d和二免28 d, H5N1 Re-11株+Re-12株,H7N9 H7-Re3株抗体可达到峰值水平,在抗体产生时间和消长规律上表现一致。结果表明重组禽流感病毒(H5+H7)三价灭活苗在6~31℃时能保证免疫效果,29~31℃时疫苗吸收效果较好,且注射部位肌肉内疫苗颗粒残留与疫苗注射温度呈反比,温度越高残留越少。

    2022年08期 v.58 88-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4K]
    [下载次数:1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 ]

中西结合

  • 犬免疫介导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中西医结合诊疗病例

    王维新;庞海东;林珈好;

    <正>犬免疫介导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 ITP)是一种由免疫介导的以巨核细胞和血小板破坏为特征,在临床上引起血小板数量绝对减少为表现的常见自身免疫出血性疾病~([1])。我院接诊1例皮肤紫癜、尿血病例,经递进式检查确诊为犬原发性ITP。患犬经西医治疗未见好转且病况加重,转诊配合中兽医诊疗后症状明显好转,患犬康复未复发。本病例报告提示中兽医诊疗有助于治疗犬ITP,以期为临床兽医师提供诊疗新思路。

    2022年08期 v.58 9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1K]
    [下载次数:2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 ]
  • 猫清洁剂中毒的中西结合疗法

    胡宇声;林如莹;刘钟杰;

    <正>急性中毒是犬猫临床的常见疾病,具有发病急、变化快、发展迅速的特点。对于中毒病,最理想的情况是明确毒物种类,给予相应的解毒药进行治疗。但在实际临床中,通常毒物种类不明确或没有相应解毒药,因而对症及支持治疗是最常用的策略。中兽医四诊合参,从气血出发对中毒病例进行诊疗,有其独特的优势。遗憾的是,关于中兽医方法在中毒病诊疗中运用的报道罕见。笔者曾接诊1例猫清洁剂中毒病例,采用中兽医方法诊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分享诊疗过程如下。

    2022年08期 v.58 96-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宠物诊疗

  • 犬胃肠道间质瘤的病例报告

    杜宏超;林德贵;

    <正>平滑肌瘤、平滑肌肉瘤和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 GIST)是犬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充质起源的肿瘤。因这3种肿瘤在光学显微镜下的组织学表现相似,过去常把GIST误判成平滑肌瘤或平滑肌肉瘤。实际上,GIST是起源于肠卡哈尔细胞(Interstitial cell of Cajal, ICC)的一种具有平滑肌和神经分化特性的肠起搏细胞。

    2022年08期 v.58 98-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9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犬终末期外耳炎病例的CT诊断与治疗

    张双;胡服春;王长海;安凤娇;司路;王丹;柏亚铎;胡桂学;

    <正>外耳炎是犬兽医临床常见的皮肤系统疾病之一,表现为水平或垂直耳道的局部炎性反应,大多由细菌或真菌感染所致,多见于卷毛犬种或垂耳犬种。本病例利用CT扫描技术准确地对患宠耳道炎症范围及程度进行了评估,并施行全耳道消融术(Total ear canal ablation, TECA),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1 病例情况宠物唤名:可乐 ; 金毛寻回猎犬,雄性未去势,4岁,体重35 kg。免疫完全,定期驱虫,无药物过敏史。

    2022年08期 v.58 101-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下载次数:1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中兽医治疗犬胃扩张病例

    李一涵;李贞玉;

    <正>1 病例信息与诊断患犬为15岁雄性绝育雪纳瑞,既往病史为胰腺炎和颈椎病。该犬于2018年初出现过2次胃扩张症状,均表现为腹痛、行动拘谨、嗳气,X线检查可见胃部轮廓增大,出现低密度气体阴影(图1),治疗方式均采用外科穿刺放气,使用粗径针头经腹壁刺入胃内进行排气。2018年9月,患犬再次出现胃扩张症状并伴随呕吐,由于该犬具有胃扩张发病史,同样采取穿刺放气的方式进行治疗。治疗后该犬仍表现出精神较差、无食欲的症状。

    2022年08期 v.58 104-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1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 ]
  • 改良半腱肌移位术在犬会阴疝复发中的应用

    李玉杰;吴东明;潘庆山;郄帅;刘晓晔;董虹;

    笔者通过应用改良半腱肌移位术治疗了1例复发性犬会阴疝,本文介绍了该病的临床症状、诊断方法和手术治疗的体会,为今后临床治疗犬会阴疝提供手术参考。犬会阴疝在小动物临床中频发,该病多发生于未绝育的老龄公犬。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其病因有效检出率也大幅度提升。传统手术方法复发率高,改良半腱肌移位术应用于肛周肌肉无法修复疝孔病例占据优势。本文针对1例因肛周肌肉萎缩复发会阴疝的病犬,结合临床检查、血项检测、超声及X线检查结果,综合判定对其实施改良半腱肌移位术,愈合良好未再复发。结果表明,改良半腱肌移位术比犬会阴疝的传统手术方法疗效显著,一次性修复,不易复发。

    2022年08期 v.58 105-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3K]
    [下载次数: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 ]
  • 犬骨折不愈合病例分析

    石磊;张彬;袁占奎;

    <正>近年来,随着骨科手术整体病例量的增加,因骨折愈合质量不佳而转诊到本院进行再次手术的病例亦随之增加。本文介绍2例复杂的骨折不愈合病例:1例为2次骨板内固定失败后,进行第3次手术;1例为患犬内固定骨板的放置违反了骨生物学特征导致术后2个月出现骨板断裂,进行二次手术。经本院诊治后,2例病例均愈合良好,恢复了运动功能,可为复杂骨折的手术治疗及骨不愈合的管理提供经验。

    2022年08期 v.58 109-111+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K]
    [下载次数:3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 ]

野生动物

  • 水羚源海藻伯氏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杜雪晴;萨家祺;陈武;吴亚江;王晨;彭仕明;单芬;

    广东某地圈养的水羚出现明显的肺炎症状,经治疗无效后死亡。为查明病原体,本试验无菌采集死亡动物的肺脏组织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形态学观察和生化特性研究,结果显示,分离菌株符合海藻伯氏菌(Bibersteinia trehalosi)特征。对分离菌株的16S rRNA基因扩增并测序后,登录NCBI进行BLAST分析,结果显示其与羊源海藻伯氏菌模式菌株NCT10626(GenBank登录号:U57075)的16S rRNA基因的核苷酸序列相似性最高,为99%;下载GenBank数据库中其他海藻伯氏菌代表菌株的16S rRNA基因序列进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分离菌株16S rRNA基因与美国等地区流行的9株菌株属于同一进化分支(Cluster I)。为进一步了解分离株的药敏情况,选取了24种抗菌药对分离株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菌株对头孢类、喹诺酮类等抗菌药敏感,而对林可霉素等产生耐药性。本试验结果可为水羚等大型草食动物的海藻伯氏菌疾病防控提供科学参考。

    2022年08期 v.58 112-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5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临沂动植物园珍稀野生动物弓形虫感染的血清学调查

    肖建旭;孙艳争;

    临沂动植物园内野生动物流产现象频发,弓形虫病是引起多种动物流产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掌握该园内多种珍稀野生动物弓形虫感染现状,本调查采用改良凝集试验(MAT)检测了181只珍稀野生动物和41只流浪猫的弓形虫IgG抗体水平。结果显示,珍稀野生动物的弓形虫IgG抗体阳性率为38.12%,流浪猫阳性率为21.95%;野生动物弓形虫IgG抗体阳性率受动物种属、馆舍开放程度、食性以及季节等因素影响显著(P<0.05);野生动物弓形虫IgG抗体阳性率与同区域内流浪猫弓形虫IgG抗体阳性率成正比(R~2=0.978,P<0.001)。结果提示需对园区内野生动物弓形虫病的诊治工作进一步提升关注度。

    2022年08期 v.58 118-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下载次数:1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行业管理

  • 加强临床兽医专业研究生医德教育的思考

    李靖;龙梅;刘波;赵芳莹;安琪;岳红;李脂幸;陈海川;刘武根;金艺鹏;

    <正>临床兽医专业研究生是兽医学教育中未来最可能直接从事动物临床诊疗的高级专门人才。在执业临床兽医诊疗活动中,兽医医德规范和医学伦理问题是难以避免的。医德又称为医学伦理学,是用一般伦理学的道德原则来解决医疗实践和医学科学发展中的道德问题,在现代社会属于职业道德,已经超越了近代以前强调个人道德修养的范畴~([1])。英国的一项调查显示,91%的临床兽医在正常从业工作中,每周至少要陷入一次“道德冲突和两难困境”~([2])。

    2022年08期 v.58 12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3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 ]
  • 抛锚式教学模式在兽医药理学课程中的设计及应用

    马宁;刘静;何欣;刘荣欣;王建平;刘聚祥;

    <正>兽医药理学课程通过阐明药物与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为新兽药研发、临床合理用药和疾病防控等提供基本理论知识。该课程信息量大、学科面广、知识点密集,且理论性较强。兽医药理学课程主要特点包括2个方面:(1)需要多学科的基础理论和知识。兽医药理学知识体系的构建需要建立在生物化学、生理学、病理学、免疫学和微生物学等多学科的基础上;(2)该课程包含数百种临床常用药物,种类繁多,内容分散,导致记忆困难。我校动物药理学课程组根据该课程特点,

    2022年08期 v.58 125-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1K]
    [下载次数:2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3 ]

水生动物

  • 东北林蛙源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孟欣;孙大庆;康元环;张冬星;单晓枫;钱爱东;

    为确定吉林市某林蛙养殖场发病东北林蛙的病因,本试验从患病东北林蛙腹腔和脏器中分离得到5株细菌,命名为R1~R5。通过溶血活性试验、动物回归试验和斑马鱼致病性试验,确定菌株R5具有较强的致病性,可使东北林蛙和斑马鱼致病死亡;通过生理生化和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初步鉴定R5菌株为嗜水气单胞菌;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16S rDNA和gyrB管家基因系统进化树分析,R5菌株与嗜水气单胞菌聚类,且同源性在98%以上;致病性和毒力基因携带情况分析显示,R5菌株携带气溶素(aer)、细胞毒性肠毒素(act)、黏附素(Aha)、丝氨酸蛋白酶(ser)、脂肪酶(Lip)、密度感应系统调控基因(LuxS)这6种毒力因子;药敏试验结果显示,R5菌株对庆大霉素、四环素、氟苯尼考、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多黏菌素B、头孢拉啶、头孢噻肟、头孢吡肟、复方新诺明敏感,对丁胺卡那、氯霉素中介,对氨苄西林具有一定的耐药性。本试验结果可为东北林蛙嗜水气单胞菌的防治提供一定参考。

    2022年08期 v.58 127-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0K]
    [下载次数:5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1 ]

  • 征订启事

    <正>凡未能在当地邮局(所)订到2022年本刊的读者,可直接从邮局汇款至本刊编辑部订阅。全年共12期,每期定价20.00元,全年240.00元,不收邮费。2023年本刊征订活动即将开始,邮局(所)邮发代号:2-137,欢迎订阅!编辑部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西路2号、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电话:010 62733040,邮编:100193。

    2022年08期 v.58 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启事

    <正>1.本刊热忱欢迎广大作者、读者积极投稿,收稿网址:http://zsyz. cbpt. cnki. net,或发送至电子信箱vetzzhi@cau. edu. cn,本刊从不收取审稿费、稿件处理费等费用。2.本刊不提前收取版面费,而为文章刊登前一个月方通知作者收取。3.本刊收取版面费只接受作者通过邮局汇款、个人或单位之间银行转账,收款单位名称及发票公章均为中国农业大学。绝非私人之间通过银行卡结付(收款方绝非个人账户)。

    2022年08期 v.58 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中国兽医杂志广告招商启事

    <正>2023年本刊广告招商活动已经开始,作为1953年创刊的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全国性兽医专业期刊,热忱欢迎广告主与本刊编辑部联系广告事宜。联系电话:010 62733040,E-mail:vetzzhi@cau. edu. cn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西路2号、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邮编:100193。

    2022年08期 v.58 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