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继科,马思奇,刘长明,于文涛,王明,郝桂玉
本文介绍了在猪腹泻样品中发现了Torovirus-Like粒子,该粒子主要呈炸面饼状。在负染中,可以看到圆盘形、肾形和杆菌形等多种形态。在超薄切片中,可以见到内部核芯不同切面的各种表现。病毒在胞质中复制,以出芽的方式获得包膜。
1989年08期 2-3+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3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2 ] - 于文发
,隋长虎
<正> 1985年以前,我镇饲养的鸡按照7—10天一免,60天以上二免免疫程序,不能有效地控制新城疫的发生。1985年5—6月份,我们在给鸡7—10天用弱毒苗做好一免的基础上,二免疫苗肌)注)提前到25—35天。免疫成功率达100%。我们将做了二免后5—10天的20只肉
1989年08期 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1 ] - 胡东良
本试验用Carter的荚膜群鉴定法和Heddlesten的热稳定抗原鉴定法对我国116株禽源多杀性巴氏杆菌进行了血清学分型研究。研究表明,A∶1型是我国最主要的血清型,占69.8%,其次为A∶1(14)型和A∶3(4)型,分别占6.8%和4.3%。并对我国目前使用和试用的8株禽霍乱弱毒菌苗株进行了定型,其中3株为A∶1型,与主要血清型相同,5株与主要血清型不一致。在A∶1型菌株中,大部分菌株的耐热抗原与1型标准血清反应,形成1条沉淀线,部分菌株(9株)形成2条沉淀线,表明在A∶1型菌株中还存在有抗原差异。
1989年08期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36 ] - 甘孟侯,张中直,陈福勇,程锡林
<正> 鸡白痢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Salmonella pullorum)引起的一种常见传染病,在我国的养鸡场普遍存在,造成相当大的损失。为了减少养鸡生产者的损失和保证养鸡业稳步发展,对种鸡场开展以检疫淘汰为主的综合净化措施,是当前最重要的任务之一。为了摸清鸡白痢污染的状况,我们从1985年开始,对京郊部分种鸡场的种鸡进行了检疫调查,报告于下。
1989年08期 6-7+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46 ] - 付先强,唐式法,刘占君
<正> 鸡传染性鼻炎是鸡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呼吸道病,临床症状表现为结膜炎,眼鼻有分泌物,脸部水肿,眶下窦肿胀,打喷嚏,厌食和腹泻。有时伴有下部呼吸道(气管和气囊)炎症。
1989年08期 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2 ] - 朱达培,印建业,达林台,张庆伟,李庆丰
<正> 双腔吸虫病和阔盘吸虫病是我国东北和西北牧区家畜的重要寄生虫病,牛羊的患病率很高,且感染度严重。很多病畜因营养不良而严重影响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以及仔畜的成活率,重病畜甚至死亡或被淘汰,给牧区生产造成严重的危害和巨大的经济损失。
1989年08期 10-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0 ] - 彭德勋
<正> 一、发病情况:1985年10月上旬接回29头犊牛,先后发生病原不明的以血痢努责、体温升高、食欲降低或废绝为主要症状的严重胃肠道疾病。其他牛舍也有类似症状散发感染的犊牛。经用常规药物如痢特灵、黄连素、氯霉素、土霉素、庆大霉素、磺胺类药物等进行治疗,疗效都不佳。最后全群都被感染。
1989年08期 12-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36 ] - 韩风光,王锡梅,张敬坤,高卫东
<正> 有关猪型二号布病菌苗注射免疫黄牛、牦牛、绵羊、山羊等凝集抗体消失情况国内已有报道,但对绒山羊的凝集抗体消失规律尚未见报告,我站1980—1986年对绒山羊的凝集抗体消失情况的观察,报告如下。
1989年08期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5 ] - 那森,吴钟颖,王桂婷,包玉荣,郭长河,董志成
<正> 在布病流行的牛群中保护小母牛免受感染对控制布病在牛群中扩大蔓延具有重要意义。李碧波等实验证明,给6—11个月龄犊牛口服布氏菌猪型二号苗500亿个活菌体后,所产生的免疫力能保持3.5年以上。因此我们从1982—1987年在布病暴发流行的牛群中应用本苗给1—8个月龄的犊牛进行口服免疫,观察其效果。
1989年08期 14-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44 ] - 李慧明,李国绪,罗来春,高其全,罗尔依
<正> 川西北高原的红原、若尔盖、阿坝和松潘等县的部分地区,牦牛发生以高热和下痢为特征的急性或慢性传染病。经调查11个分场的27个发病牛群,发病率为2.76—
1989年08期 16-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43 ] - 邹太
<正> 1985年我国陕西省紫阳县和湖北省宣恩县、恩施县的局部地区发现有硒中毒现象。作者通过长期观察、实地调查,对宣恩县杉坨村的人畜作了中毒的病因、病理变化和临床症状及危害作了初步探索。
1989年08期 17-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7 ] - 朱新汉,姜顺明,文正常
<正> 食盐本来是人畜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但由于个体差异等因素,对食盐的需要量和耐受性各不相同。而猪一旦每公斤体重超过2.2克食盐,就可能发生急性食盐中毒。
1989年08期 18-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8 ] - 刘风洁,孙悦,车新辉,刘辉,王华元
<正> 五十年代以前,狗感染细粒棘球绦虫唯一诊断方法是剖检。1958年新西兰盖摩教授提出槟榔碱泻下法(以下简称“测试”。七十年代一些国家采用槟榔碱监测为主的包虫病控制方案,并取得显著成效。许多国家现仍用此法作为狗感染水平的监测手段。
1989年08期 20-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35 ] - 檀国仕
<正> 马麻痹性肌红蛋白尿病,在临床上以运动障碍,肌肉麻痹,僵硬,肌变性及排出红色肌红蛋白尿为特征的营养代谢病。我场的役马、种马常有发生,尤以营养丰满的重型挽马更易发生。铁岭种畜场近几年来据不完全统计共发病48例,发病率为1.07%,死亡2例,致死率达4.17%,治愈率95.8%。报告如下。
1989年08期 22-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1 ] - 顾文龙,刘国泽,吴维芬
<正> 近年来,测定马骡便秘时血液生化指标,以此指导治疗的报道国内外已有发表。但其动态变化未见详细报道,为此,我们在铜山县兽医院门诊收治了22例腹痛马骡,对部分病例中一些生化指标动态变化进行了测定,报告如下。
1989年08期 24-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37 ] - 闵有忠,黄敬常,周永谷
<正> 从1987年起,我们开展了以彻底消毒炭疽疫源地为主控制炭疽的研究和应用。一、方法(一)疫源地的划定:已知某县同和乡境内新兽坟4个,老兽坟2个,硝坑2个,硝洞1个,剖牛地5处,病死畜圈
1989年08期 25-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0 ] - 李宝英,钟细苟
<正> 鸡脑脊髓炎(Avian Encephalomyelitis),(简称AE)是一种病毒性传染病,其主要特征为鸡运动共济失调、软脚及头颈部震颤。1986年10月间,江西九江地区某养鸡场发生一次类似鸡脑脊髓炎的流行,通过病毒分离及病理组织学检查,在江西省首次证实该病的发生,报告如下。
1989年08期 26-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30 ] - 李扬,陈玉庆
<正> 我县从1981年到1983年对本地区的鸡、鸭、鹅寄生虫进行了初步调查,共查到5纲19科26属38种,总感染率为99.1%。主要的虫种有鹅裂口线虫、卷棘口吸虫、膜壳科绦虫和鸡嗜眼吸虫等。其中鹅裂口线虫的感染率高达96.4%,最大感染强度达2283条。为了有效地防治此病,我们用国产丙氧咪唑和丙硫笨咪唑作了驱除鹅裂口线虫的疗效观察,报告如下。
1989年08期 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5 ] - 王泽霖
<正> 河南省畜禽传染病防制研究会于1989年5月16日至18日在郑州市召升了第二次学术年会。代表来自全省34个单位,共59人。研究会会长尹凤阁教授致开幕词,并总结了研究会成立以来的工作。河南省畜牧兽医学会
1989年08期 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1 ] <正> 国际兽医针灸协会(IVAS)黄燕卿博士给本刊主编于船教授来函,并附有一封公开信,信中指出该会设立“纪念杨格博士兽医针灸发展基金”(Dr.Grady
1989年08期 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7 ] - 徐孝泉,韩一超
<正> 患有咽气癖的病畜常伴发肠臌气、腹痛及消瘦等病症,用药物疗法很难治愈。据资料报道手术治愈率达80%左右,而我们手术五例均治愈,介绍如下。
1989年08期 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2 ] - 叶立云,成源达,周菊香,廖斌
<正> 近年我省各地养猪场普遍发生断奶仔猪拉稀病,先后用氯霉素、黄连素、庆大霉素等药物治疗无效,经实验室镜检诊断为猪感染结肠小袋纤毛虫(Balantidium coli)引起的拉稀,据我们最近又调查11窝断奶仔猪
1989年08期 30-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23 ] - 邹纯初
<正> 野马又称普氏野马,是世界上较稀少的珍贵野生动物之一。本区引自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和英国的11匹野马,来新疆境内落户。野马因生性急躁,难以接近,无法对其进行检疫工作。笔者试用保定宁进行麻醉保定,结果满意,报告如下。
1989年08期 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6 ] - 施敏翔
<正> 猪水肿病是一种溶血性大肠杆菌所致的疾病,又名肠毒血症。发病快,病程短,死很快,死亡率高。我县1983一1986年据不完全统计共发生猪水肿病12249头,因治疗无效而死亡的有8904头,死亡
1989年08期 3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8 ] - 宋美言,张乐翠,潘庆杰
<正> 临床中做直肠检查引起臂部化脓性感染少见报道。我系35名学生在对实习动物进行直检过程中,有9名学生臂部先后发生化脓性感染,发病率为25.7%。报告如下。一、发病情况:1987年3月26日至29日
1989年08期 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7 ] - 周望兴
周望兴同志对常见家养畜禽绦虫(科属)拟制了一个特殊形式的检索表,意在供广大基层兽医工作者进行寄生蠕虫普查之用。希望大家通过实践,就其方便性和准确性提出意见,并直接函告作者,地址:宁夏永宁县宁夏农学院牧医系。邮政编码:750105。
1989年08期 3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0 ] - 陈方建,夏仲美
<正> 细颈囊尾蚴是寄生于家犬等肉食兽小肠内的泡状带绦虫的幼虫,主要寄生在猪及反刍动物的腹腔脏器上。影响母猪不育的因素很多,但至今尚未见到细颈囊尾蚴寄生在母猪的输卵管与卵巢之间的漏斗部位上引起不育的报道。笔者于1970—1982年先后在农村阉割母猪308头的手术过程中,发现细颈囊尾
1989年08期 34-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 ] - 刘来文
<正> 凤台县兽医总站在多年实践的基础上,摸索出仰卧保定膀胱切开术治疗牛尿结石。1986年3月间,作者参加的5例手术中,除1例由于尿道严重损伤穿孔淘汰外,其余均获成功。
1989年08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3 ] - 李春生,蔺月英,樊伟兴
<正> 德州制药厂实验兔场养兔80只,1987年3月5日从市场上购买5只肉兔(未经隔离)归群后陆续发病,至5月12日共死亡18只。我们确诊为兔病毒性出血症,立即注射了兔病毒性出血症疫苗,扑灭了疫情。同时,还以病兔和病死兔作被检材料进行各脏器含毒量的初步测定。报告如下。
1989年08期 35-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5 ] - 杨如清
<正> 本区每年鹅的饲养量达30多万只,其中公鹅占25%左右,少数留作种用外,多数要阉割。公鹅阉割和阉鸡操作技术基本相同。
1989年08期 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7 ] - 董秀峰,李朝善,吴连华
<正> 本地区奶山羊因光照、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多为秋配春繁,而此时正是枯草季节,多数母羊以玉米秸等为饲料,膘情较差,尤以老龄且怀羔较多的(一次怀羔4—5只)母羊更为突出,分娩前后除表现产羔无力、难
1989年08期 36-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4 ] - 肖学成,甄冀湘
<正> 1987年4月15日,湘潭市雨湖区雪元居委会东升巷赵某,从邻居郑某处买来霉变大米45公斤,当日即开始加入饲料中喂猪,6头猪(体重约35公斤)每天约喂2公斤。第3天发现1头猪无力,即请兽医给猪注射链霉
1989年08期 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6 ] - 陈连善
<正> 冬季和早春育雏时,养鸡户常利用煤炉提高温度,如煤烟处理不好就易引起雏鸡窒息死亡。登州镇三里桥村某养鸡专业户在1987年2月25日购进肉用雏鸡2070只,因煤烟没有处理好,3月5—7日死亡145只,死亡率达0.87%。
1989年08期 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9 ] - 李家泉
<正> 笔者于1985年8月试用直肠粘膜剥离术治愈一头久治不愈长达半年之久的水牛顽固性直肠脱,两年多时间再未复发,简述如下。
1989年08期 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8 ] - 冷德光,胡文元
<正> 1987年4月27日早,门诊求治一母黄牛,4岁。主诉:25日下午发现从阴门脱出一似猪膀胱样色发红的东西,当时认为要产犊。该牛预产是5月1日前后,但一天一夜没下犊,才牵来求治。该牛怀孕头胎,已近临产。
1989年08期 38-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7 ] - 付清范,杨建伟,杨振汉
<正> 1985年我们用桐油冰硼乳剂治疗子宫颈糜烂、化脓性阴道炎、霉菌性阴道炎及滴虫阴道炎等症,在收治的310例中,疗效显著。一、方剂组成:桐油有杀菌作用,同时对粘膜有保护作用;冰硼散(冰片2克、硼砂15克,朱砂3克,玄明粉25克),具有很强的消炎杀菌作用。桐油、冰硼散混合在一起,除
1989年08期 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4 ] - 周茂辉
<正> 一、病状郫县先锋乡观庄村高××,圈养经产母猪1头,本交配种,妊娠1月左右发病。初期表现精神
1989年08期 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2 ] - 龚连
<正> 本乡曲×自养黑母马一匹,1986年3月16日来站就诊。主诉:母马已孕,离产期还有一个多月。3月14日上午发现该马起卧,在家医治无效发生流产,为双胎,先产出一死胎,发育不全,后产一个活胎发育完好,但只活5小时左右。排出1完整胎衣。上午又发现该马起卧,食欲停止。
1989年08期 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3 ] - 叶定生,孙健
<正> 血肿是由于血管破裂、将周围组织挤开,形成有血液积凝的局部肿块。血肿多发生在皮下或筋膜下。我场发生一例左胸壁肋弓特大血肿,手术切开取出血凝块净重20公斤。现报告如下。
1989年08期 40-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5 ] - 胡宜文,魏万光,蒋仲焕
<正> 我县盛沅乡新溪村夏××家养母水牛1头,年龄1岁半,体重约120公斤。主诉:1986年冬患牛口边常有很多泡沫,以后流涎不断,于2月9日请乡兽医诊治,发现患牛舌面中部长出长5厘米、宽2厘米、厚4厘米的两赘疣,表面黄色、菜花状。切除后患
1989年08期 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6 ] - 苏珍南
<正> 亭溪乡玉山村谢××于1987年5月9日持死鸭来我站。主诉:饲养产蛋麻鸭112只,公鸭4只,放养于靠近村庄的海滩边。5月8日中午11时左右到海边喂料时,先发现1
1989年08期 4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6 ] - 薛占彪
<正> 1985年3月,我县和睦村一群羊先后发病,死亡78只。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死亡剖检,并经同种动物试验证实,确诊为绵羊采食霜冻菜籽秸中毒。
1989年08期 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2 ] - 吕聪
<正> 1984年4月26日,本县杨庙区朱某饲养的1匹8岁母马发情。28日牵到家畜配种站配种。因当日下午受配母畜仅此1匹,工作人员用本站高血种公马进行本交。因公母马个体差异较大,若腹下无托绳,则母马必被压趴下。配后畜主即将母马牵蹈。约15分钟后,畜主发现母马精神渐差,并从阴户流出血洋液体,当即牵回配种站,要求查明原因。
1989年08期 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7 ] - 蒋次升,朱平民,黄利权,陈慧珍,胡松华,方维焕,刘汉儒,陈茂致,叶均安
<正> 一百多年来,欧美国家对奶牛乳房炎的肪治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但至今该病仍是影响奶牛业经济效益最严重疾病之一,发病率很高,造成的经济损失是巨大的。据报道,美国1976年因奶牛乳房炎的损失达12.94亿美元,1978年为14.5亿美元。患乳房炎时,奶中抗生素残留及某些病原菌的存在,影响人体健康,而构成公共卫生问题。
1989年08期 4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1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48 ] - 盛忠梅,刘湘薪,朱天倬,李正双,黄马兰
<正> 鸡曼合剂由鸡矢藤蒸馏液与曼陀罗生物碱配制而成。配制方法为每100毫升合剂含曼陀罗生物碱0.4克,为了证实其解毒效果,采用攻毒治疗和临床病例治疗两种方法。试验结果表明此合剂对兔、山羊、鸡、牛及猪等多种动物有机磷农药中毒有较好疗效。
1989年08期 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5 ] - 聂金珍,吴威
<正> 水貂病毒性肠炎(Mink Virus Enteritis),又称泛自细胞减少症或传染性肠炎,是由貂肠炎病毒(ME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病的主要特征是胃肠粘膜炎症、出血、坏死及剧烈下痢。是危害水貂饲养业较大的三大病毒病之一。1949年Schofield首先发现于加拿大威廉堡地
1989年08期 46-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8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21 ] - 杨锡林,张曼茹
<正> 家畜常遭外寄生虫侵袭,降低乳、肉产品的数量和质量。有时还可由它们传播的其它疾病的病原体引起严重疾病,甚至造成大批死亡。防止外寄生虫侵袭家畜,是提高畜牧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揞施之一。在防制外寄生虫的诸多方法中,药用耳标是有前途的方法。
1989年08期 49-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5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5 ] - 李茂祥
<正> 鹅细小病毒(Goose parvovirus,GPV),在我国原称为小鹅瘟病毒(Gosling plague virus),属于细小病毒科(Parvovirus),细小病毒属(Parvovirus),是引起3—30日龄雏鹅急性、亚急性败血性传染病的病原体。
1989年08期 5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8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36 ] - 刘佐桢
<正> 鹌鹑比鸡生长迅速,产蛋率高,饲料转化率高,抗病力强,可供食用和药用,经济效益大,是很有发展前途的家禽。
1989年08期 53-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0 ] - 刘俊华,张信
<正> 驽巴贝西虫病在我国每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和流行,有的马场发病率可高达30%,死亡率10%左右,危害较大。本病的诊断,目前国内、外主要沿用临床症状观察、流行病学分析及虫体镜检等方法综合判定,但这
1989年08期 55-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6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