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凌育燊,毛鸿甫
<正> 淀粉样变是指淀粉样物质沉着于体内某些器官组织的网状纤维、血管壁和组织间隙的一种病理过程。淀粉样变由Rokitansky于1842年开始描述,几年后,Virchow根据其染色特性与淀粉物质相似而正式命名为淀粉样物质(或称类淀粉)。从人和
1983年08期 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0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毛盛英,郭秀琦,王友田,王世纯,马增全,王四保,张春芳,杨素真,杨春友
<正> 我们从本省88例病猪采集了1177个菌株,对42例病猪的138个菌株,用自制的大肠埃希氏菌抗血清鉴定出O8:K87,K88ac血清型是引起我省乳猪腹泻的优势血清型。调查了八个地区,其中七个地区分离到O8血清群,说明分布极广,主要危害3—6日龄的初生乳猪。大肠埃希氏菌O141:K85ac
1983年08期 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 ] - 郑星道,黄振义,宋学文,周颐载
<正> 母牛产后子宫中动脉颤动的消失时间,《家畜产科学》,(1980)中记载“牛产后子宫中动脉的颤动可以维持到产后4天”。为探测乳牛子宫中动脉颤动的消失时间及其与胎衣脱落和胎次的关系,我们于1981年10月7日至11月1日在吉林农业大学实验农牧场进行了此项试验。
1983年08期 8-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王光熹
<正> 察北牧场原八分场由内蒙引进一批蒙古马,当时有妊马184匹,由于发生沙门氏杆菌流产,随用流产后母马的血清给每匹妊马皮下注射80毫升,注射1—4次,共注射妊马169匹。结果引起血清性肝炎,
1983年08期 10-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申才,赵陆章,张贵,孙振英
<正> 听取肠鸣音,以诊疗胃肠道疾病,已是古今中外医学广泛采用的手段。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最早的医书《灵枢经》就有听诊肠音的记载,汉代名医张仲景在临床已熟练地运用了听诊技术。我国历史悠久的中兽医学,也同样早就应用了这一方法。近代医学听诊的研究比以往更进一大步。1954年Du
1983年08期 1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冯志浩
<正> 河南省博爱县许良公社冯竹园大队老兽医冯元旺,今年入春以来,坚持走街串户给牲畜防疫治病,向社员传授牲畜防病知识,并为全大队3400只鸡,260头猪、100多头牛免费防疫。今春,全大队家畜发病率比
1983年08期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陈怀涛
<正> 绵羊痘是绵羊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死亡率不高,但发病率却不低。根据我们对内蒙古一个盟绵羊痘的不完全统计,其肺病变约为25.4%(2500只绵羊中635只有肺病
1983年08期 15-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冯世玉,周圣文,改晨洪
<正> 猪痢疾自1971年确定猪痢疾密螺旋体是本病的主要病原以来,近十余年国内外许多学者对病原体进行了大量的工作,但用电子显微镜观察猪痢疾密螺旋体及病理组织学的
1983年08期 16-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1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丛胜林
<正> 一、病的发生:本县永顺公社红林第一生产队,于三月八日外出两辆车八匹马,去七台河煤矿往回运煤,三月十日路经县城期间有两匹马发病,在途中又有六匹马发病,其
1983年08期 18-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王庆芝
<正> 内蒙古牙克石林区伊图里河林业局银阿林场,于1976年3月29日至5月1日相继发生了牛的一种以中枢神经机能障碍为特征的最急性传染病。病程最短的10—15分钟;最
1983年08期 19-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陈伯伦
<正> 气雾免疫的特点是将疫苗用带有压缩空气的雾化器喷出,形成5—10微米的雾化粒子,均匀地悬浮于空气之中,由鸡只随自然
1983年08期 2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 郑钦秋
<正> 一、鹅的鸭瘟病流行情况:我县于1962年以后在鹅群中的鸭瘟逐渐扩大蔓延,给养鸭、鹅事业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危害。患鸭瘟病鹅大部分是种用的公、母鹅,少数已饲
1983年08期 22-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 杨合超,张秋芝
<正> 1982年春,我们在食品公司肉联厂集中待屠宰猪群中,遇到一次猪溶血性链球菌病,现报告如下。一、病状:集中待屠宰的一千多头商品猪群中,突然发病21头,十天之内发病129头,除9头病死外,其余都急宰了。其病状表现体温升高41℃—43℃,精神沉郁,不食或
1983年08期 23-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邵长甫,常立泰
<正> 1982年2月25日到3月9日,我区某地集体猪场发生了猪的急性传染病。经一系列观察,诊断为猪的链球菌病,是在我区首次发现,现报告如下。发病情况:该猪场存养生猪140头,分四排圈,每排圈分为6个单圈饲养,饲料以
1983年08期 24-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效宏儒
<正> 群牧马蹄部坏死杆菌病虽很少致死,但往往由于疼痛,影响马匹运步、采食、使役,在蹄部变形时,还可造成残废。尤其放牧于荆棘丛生的潮湿牧点上,更易造成此病。多年来,我们结合牧区特点,采用以下方法,使该病治愈率大大提高。先以1%过锰酸钾水或双氧水彻底冲洗病蹄周围污物,并剥去坏死组织(如有增生,可行烧烙),对较深、并有腐败脓汁外流的创洞,必须以双氧水高压冲液,然后以等量混合的过锰酸钾
1983年08期 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陆宙光,张丽华,林卡民,刘玉枝
<正> 间接血细胞凝集反应(以下简称血凝反应)用于诊断弓形体病是由Jacobs及Lunae于1957年提出的,具有敏感、特异性高、操作简便的优点。我国江苏省畜牧兽医研究所于1978年首次应用弓形虫冻融裂解物致敏双醛或三醛固定的绵羊红细胞作血凝反应,检测动物弓形虫抗体;以后福建、广西、
1983年08期 26-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吕惠序
<正> 二十余年来,在防治畜禽体外寄生虫方面,我国一直沿用有机氯类的滴滴涕、六六六及有机磷类的敌百虫、敌敌畏等农药。这些农药虽有一定的作用,但由于毒性较大,应用不慎,极易引起中毒。特别是有机氯类农药,因不能被生物体降解而残毒严重,极易污染畜产品和环境,畜禽吸收后,还有
1983年08期 28-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陈殿坤
<正> 母马胎衣不下,治疗方法多沿用下列三种:①坠落法——在外露的胎衣上栓系鞋底、砖块等重物,慢慢牵蹓使之自然脱落,农村多用此法,至今尚能见到;②中西医药物疗法;③手术剥离法。这些方法因个体和病况的不同各有利弊。胎衣不下易继发
1983年08期 29-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彭品超
<正> 目前已知真菌毒素有150多种。真菌毒素能使人和家畜家禽产生各种疾病。在各种真菌毒素中,黄曲霉毒素的毒性最大,致癌力最强,危害最大。黄曲霉毒素B_1是目前致癌物质中最有害的一种,它还能引起突变和导致畸形。关于黄曲霉毒素对猪的毒害研究,国外报道很
1983年08期 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乔忠,杜盛堂
<正> 外伤性肾出血是泌尿系统疾病之一,临床上较为少见,偶发于粗暴使役,老弱体衰的马属动物。特点是大量尿血、尿中混有血块、血条,泌尿障碍,全身无显著变化。从
1983年08期 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陈兴隆
<正> 1976—1977年,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发生两匹马一头骡静脉注射强力霉素过敏,其中较严重的朱顶公社井头九队一头灰骡,因患支气管肺炎来站就诊。检查:体温38.9℃,心跳呼吸增数,咳嗽,呼吸粗历有湿性啰音,
1983年08期 3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张耀南
<正> 1965年,我在寿宁县兽医站工作时,曾对一头初产黄母牛子宫脱用常规方法进行整复无效后改用纱布包扎扭转法,仅20分钟就整复了,手术简便,效果很好,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患畜站立保定前低后高,尾巴拉向体侧。术者剪短指甲,洗手消毒,用0.1%高锰酸钾溶液冲洗消毒后臀部和脱出子宫,并小心洗剥糜烂物,用3%碘酊涂抹于创伤部位,再均匀地撒上明矾(两份),百草霜(一份)混合粉末于脱出子宫表面,然后用一块长120厘米,宽60厘米的消毒纱布,以横面沿着脱出子宫由右向左整齐地包扎二、三转,接着用一条棉纱带(谓之甲带)把靠近阴户一端的纱布连同脱出子宫一起捆缚紧,然后拉起纱布横面的另一端,由右向左扭转,至无法扭转时,旋成扭结,用另一条棉纱带(谓之乙
1983年08期 3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李豫生
<正> 静脉注射硝硫氰胺水混悬液,治疗耕牛血吸虫病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副反应较重。我县在1980年曾静注治疗9头牛,发生呛咳6头,占66.6%,倒地3头,占33.3%。兽医人员
1983年08期 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周世朗,伍善志
<正> 四川省灌县养鹿场,从1963年引进新疆马鹿带来了布氏杆菌病,并逐渐蔓延到梅花鹿中,其流产死胎率高达8.04%。在省防疫
1983年08期 3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彭钧亮
<正> 江西省彭泽县芙蓉农场,一头9岁乳牛,于半夜二时左右,产一夏洛来杂种牛犊。由于犊牛体格较大,经人力牵引助产,至晨4
1983年08期 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刘耀山
<正> 牲畜的气管断裂在临床上是少见的,在书刊资料上也少有记载。现将本人在临床上碰到的一例马气管不全断裂的诊治情况介绍如下: 1981年7月17日11时许,我社谢营大队
1983年08期 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李林
<正> 马颈椎脱位是因颈关节急剧弯转或过度牵拉造成的。如治疗不及时,往往因伤及中枢神经而造成马匹死亡。我场1981—1982年间先后发生颈椎脱位病马七例,六例治愈,
1983年08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朱蓉华
<正> 我场自1978年7月开始至今,对1226头乳牛采用乳汁测定后用金霉素眼膏封闭乳头行一次干奶法快速停奶,在预防临床性乳房炎的发生上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在生产实践中,我们先后发现两例对金霉素眼膏封闭乳头后出现过敏性反应的牛只。现介绍如下: 1700号乳牛于1981年2月15日8时许干奶时四乳孔分别注入武汉市第三制药厂生产的2克装金霉素眼膏各一支行乳孔封闭。于1981年2月16日8时50分患病。
1983年08期 35-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王信德
<正> 在门诊上经常碰到母羊因产道狭窄胎势不正和胎儿过大等难产死胎病例。十多年来通过200余病例实践,摸索出一个简便易行的“母羊难产取胎术”,具体操作如下: 患羊取站立或侧卧保定,对阴唇、肛门、尾根等处用肥皂水或1%来苏尔溶液洗净,再用酒精棉球将阴唇搽净,术者右手带上消毒
1983年08期 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龙建平
<正> 猪误服入金属尖锐异物引起的创伤性胃炎在临床上较为少见,文献资料上也记载不多,笔者在工作中曾经偶遇一例,现介绍如下:
1983年08期 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于船,张克家,陆钢,郭玉通,张泉鑫,李英,王瑞芝,解跃雄,江笑梅,赵贵元,赵瑞,荣志仁,杭福德,武忠,德吉巴拉,武建军
<正> 激光技术在兽医领域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据有关文献指出,应用CO_2激光或He—Ne激光穴位照射治疗仔猪白痢病曾取得疗效,但对于羔羊拉稀病的疗效如何,尚未见文献报道。同时,羔羊拉稀病是一种多原因性的常发病,现在虽然采用抗菌素
1983年08期 37-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 ] - 刘汉初,杨英福,黄金松,刘多全,梁新发,陆竟德,韦爱丽,刘文清,莫振发
<正> 据报道,应用树枝穿插顺气穴对治疗家畜的某些疾病具有一定的临床效果。我们曾与有关单位进行了验证推广应用,并对其疗理作了初步的试验,现总结如下:
1983年08期 38-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甘孟侯
<正> 农牧渔业部农垦总局委托北京农业大学兽医系在1983年6月26日——7月17日举办了“兽医实验诊断技术培训班”,来自全国12个省市自治区国营农场的31名同志参加了学习。这次培训班学习的主要内容有:兽医微生物的检验方法和操作技术;寄生虫的检查技
1983年08期 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曹文彬,吴秋成
<正> 羊结节虫病是由食道口线虫引起的一种羊的寄生虫病,其中以绵羊的感染率最高,山羊次之。本病在我国普遍发生,但我省尚未见报
1983年08期 4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郭宝艾
<正> 兔传染性口炎又称流涎病。是病毒及某些诱因所引起。常在养兔场及广大农村流行。多在春秋两季发生,危害很大,死亡率常达50%以上。1980年以来,我校种兔场有本病流行。主要特征是口腔粘膜出现水泡,破溃后呈现烂斑及溃疡,大量流涎,味臭腹泻,发热及进行性消瘦。1—3月龄幼兔发病率及死亡率最高。
1983年08期 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周诗其
<正> 甲状腺瘤在家畜是一种少见的肿瘤。其中狗较常见,猫、马、牛等少见,大白鼠甲状腺瘤的病例还未见报道。1982年5月偶见
1983年08期 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3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张百祥,刘心一
<正> “注射了猪瘟兔化弱毒苗,仍有猪瘟发生。”这是我省一些兽医工作者、畜牧管理干部和社员常谈到的一个农村防疫问题。1973年秋,在我省关中地区正开展秋季猪瘟防疫
1983年08期 44-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林声汉
<正> 鸡痘在家禽传染病中最为常见,危害很大,以雏鸡为甚。迄今对鸡痘病治疗尚无特效药物。为了对鸡痘病进行探索性治疗,我们利用两种不同病毒之间互相干扰现象而达到类似治疗的效用,即用鸡新城疫Ⅰ系疫苗(下称鸡Ⅰ系苗)对鸡痘病鸡进行治疗,效果良好。此项试验在国内未见报道,它在研
1983年08期 45-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朱蓓蕾
<正> 衣阿华州立科技大学于1858年成立,前身是衣阿华农学院,1889年改名为衣阿华州立农业和机械学院,1959年扩建成为衣阿华州立科技大学。早年,该大学就以农业、兽医、家政及工程在美国及国际上
1983年08期 47-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汪文滢
<正> 猪瘟弱毒疫苗是预防猪瘟最好的一种生物制品。本人二十六年来,推广使用不下六万头,均取得满意的预防效果。至于对吮乳猪预防接种日龄及其免疫效果的问题,仅就
1983年08期 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郭光纪
<正> 《活兽慈舟》由李南晖(号青峰)等编著,约于公元1873年经夏慈恕整理刊行,全书共分四券,16万字。论述各种家畜病证240种,收载方剂700多个。首卷主要论黄牛的
1983年08期 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这是某同志为中国大百科全书兽医病理学分枝撰写的一篇稿件,发表本文的目的在于广泛征求读者提出补充与修改意见,能对本文作具体修改则更受欢迎。所提意见请寄本杂志编辑部,以便汇总后转交作者供再修改时参考。
1983年08期 5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6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王前
<正> (一) 农牧渔业部于1983年5月20日至28日,在山东省泰安市召开了全国畜牧兽医站、家畜改良站、草原工作站工作会议。这次会议是全国畜牧兽医总站成立后的第一次
1983年08期 54-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殷佩云,孔繁瑶,蒋金书
<正> 近几年来,在北京地区的北京鸭中连年暴发急性球虫病,发病率约30—90%,死亡率约20—71%;耐过的病鸭生长受阻,增重缓慢,对养鸭业危害甚大。鉴于上述情况,作者对北京鸭球虫病进行了研究,现将有关资料和我们自己的研究结果综述如下,以供兽医工作者参考。早在1878年,Zurn就已经报道过鸭球虫病。
1983年08期 56-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7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下载本期数据